复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实虚词。
2、熟悉通假字、特殊的词的用法‘
3、熟悉翻译。
4、熟悉文章的内容、陶渊明创造世外桃源的目的。
复习重点、难点:
1、掌握常见的实虚词
2、熟悉翻译。
3、明确陶渊明创造世外桃源的生活。
复习步骤:
一、5分钟背诵有关段落。
二、5分钟熟悉注释。
三、5分钟熟悉翻译
四、5分钟检查
(一)解释下列词语。
阡陌 交通 屋舍俨然 黄发 垂髫 便要 还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为具言 缘溪行 便扶向路 林尽水源 欣然规往 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二)翻译句子
1、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6、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五、熟悉课文内容(15分钟)
(一)学生自由复习所讲的内容
(二)、检查有关问题
A、填空。
1、《桃花源记》作者是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时人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
是著名___________人。
2、“桃花源”因何得名,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回答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和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回答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写出本文中出现的四个成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第②段中“乃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人与外世隔绝久远
还有哪句也显示了这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原因,用原文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
第②节文字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
8、第④节文字中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把桃花源美景写得真切动人,有声有色,但又有几分迷离恍惚,如“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林尽水源……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2分
发现桃花源—— ——
2、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2分
⑴悉如外人
⑵便要还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tag: 教学 桃花源记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