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黄河颂》课堂教学实录6

《黄河颂》课堂教学实录6

11-07 15:07:59   浏览次数:604  栏目: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黄河颂》课堂教学实录6,

《黄河颂》课堂实录

授课地点:牡丹江第三中学电教室

授课教师:牡丹江第九中学 张波

授课对象:牡丹江第三中学初一学生

授课时数:一课时

听课人员:参加新教材培训的语文教师

(上课)

师:今天我们上课的题目在大屏幕上,我们一起读一下。

生:《黄河颂》。(学生声音洪亮)

师:大家对黄河了解多少?

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是炎黄子孙,炎帝、黄帝部落在黄河流域群居。

师:你说得非常正确。

生:黄河是黄色的。(众生笑)

师:“黄河颂”中“颂”是什么意思?

生:歌颂  赞颂

师:我们为什么要歌颂黄河呢?

生:(学生无语)

师:看来这个问题有点难,我把它写在黑板上,以后解决。(教师板书)

师:大家能不能用几个词描绘一下黄河?

生:波涛滚滚

生:汹涌澎湃

生:(沉默)

师:看来这个问题也有点难,让我们先了解一下黄河。

(播放黄河图片和录像)

师:看了这段表现黄河景象的录像,又欣赏了几幅黄河图片,同学们能否再用一些词语描绘出你眼中的黄河呢?

生:万丈狂澜、弯弯曲曲、惊涛澎湃。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大家知道这首诗写于哪一年吗?

生:1939年。

师:你们知道当时的中国国情吗?

生: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侵略中国,1939年中国应处于抗日战争时期。

师:对,那时候,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我东北、华北大地,而中华儿女并没有选择去做亡国奴,他们奋勇抗挣,与敌人展开了激烈地战斗。在我们的黄河两岸,在万山丛中,在青沙帐里,他们挥舞着大刀奋勇杀敌,用热血保卫着家乡,保卫着黄河,保卫着全中国!大家想不想看看当年中华儿女奋勇杀敌,保卫家乡的情景?

生:想(齐)

师:(播放《保卫黄河》歌舞剧)

生:(聚精会神观看,被那激昂的乐曲和雄健的舞蹈所吸引)

师:欣赏了歌舞剧《保卫黄河》你有哪些感想?

生:中华儿女很勇敢。

生:他们有坚强的意志,他们很伟大。

师:大家知道哪些抗日战争的事迹呢?

生:我说电影行吗?

师:当然可以。

生:《地雷战》、《地道战》

生:《铁道游击队》、《亮剑》

师:《小兵张嘎》大家一定看过吧!

生:看过(齐)(有点兴奋)

师:(叫前排的一名学生)你说说“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他很聪明,也很勇敢。

师:你喜欢他吗?

生:喜欢

师:你要生活在那个年代,你会象他那样做吗?

生:会

师:不怕流血、牺牲吗?

生:不怕(全班笑)

师:好样的,现在大家想一想,中华民族面对生死存亡之时,是谁给了中华儿女如此大的勇气,信心和力量抗击外敌的入侵呢?

生:黄河(部分学生)

师:大家一定是被黄河的气势感染了!的确,中华民族从黄河中汲取了太多的能量,现在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光未然的诗歌《黄河颂》,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光未然于1939年初写下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分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本课为第二章《黄河颂》。让我们放声歌颂黄河吧!大家自由朗读诗歌

生:(大部分学生满怀激情的朗读课文)

师:声音越来越小,看来,大家都读完了一遍,现在我们来个师生合作,我读朗诵词,同学们齐读歌词部分。

师:(有感情的朗读朗诵词)

生:(满怀激情大声读歌词部分)

师:大家读的真好,我仿佛看到了黄河那惊涛澎湃的景象,我也想读一读歌词部分。这回大家读朗诵词,我来读歌词部分。

生:(齐读朗诵词)

师:配乐朗诵歌词部分(有节奏感,感情充沛)

生:鼓掌

师:大家为什么给老师鼓掌

生:老师读得好!

师:我读得好在哪里?

生:很有感情

师:我是带着一种感恩的心情去读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养育了中华儿女,我们的祖先在黄河两岸繁衍生息。他们创下了不朽的华夏文明,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华夏民族。

生:听得很认真,也表现出了一些激动。

师:大家想不想读

生:(信心不是很足,一些同学低下了头)

师:可能是大家还把握不好感情,那我们先分析一下文章,一会再读。

生:(兴趣较浓)

师:作者在歌词部分,直接歌颂黄河了吗?

生:没有

师:诗人从哪里开始歌颂黄河的?

生:“啊,黄河!”

师:为什么是这呢?

生:这一句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黄河的歌颂。

师:你很聪明,歌词前一部分是写什么呢?

生:看黄河

师:“看黄河”不太准确

生:是望黄河

师:对,(教师板书)大家说说作者写“望黄河”采取了怎样的顺序?

生:由近到远,先写“惊涛澎湃”后写“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师:很好,大家应向这位同学一样,认真分析文章的每一句话,就会发现前后的关系。

师:三个“啊!黄河!”所写的内容一样吗?

生:(沉默了一会,没人举手。)

师:大家讨论一下。

生:(经过讨论)我认为不一样,第一个“啊!黄河!”是歌颂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养育之恩,第二个是歌颂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第三个还没想好。

师:说说你这样归纳的理由?

生:我由“摇篮”一词想到黄河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我又由“屏障”一词想到了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师:你回答和很好,第三个虽然没有归纳出来,也已经很不错了。(老师板书)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个“啊!黄河!”是从哪方面歌颂黄河的?大家一起读这一部分。

生:齐读

师:再讨论一下

生:(经过讨论)我认为是从黄河鼓励着中华民族这一角度来歌颂黄河的。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很好,看来还是合作的力量大(教师板书)

师:最后一节是写什么呢?还是歌颂黄河吗?

生:不是,是号召我们象黄河学习

师:学习什么?

生:学习她伟大而又坚强的性格

师:看来大家对这首诗的结构和内容都已掌握了,也知道了我们为什么要歌颂黄河,现在有没有勇气去读了?

生:有(学生齐)

师:让我们来个“师生”合作吧,我来读朗诵词,谁来读望黄河部分?

生:有几名女同学举手(选一名女同学)

师:谁来读颂黄河部分

生:有几名女同学举手

师:看来咱们班的女同学更象黄河呀!

生:(发出一阵笑声)有几名男同学举手

师:选了一名男同学读这一部分

师:最后由全班共同读“学习黄河这一部分”

师:我们读的时候,其它同学要认真听,然后评议我们的朗读。大家可以从读音、语调、重音、语速、感情等方面评议。

师:(播放音乐)师生合作朗读

师:大家可以对我们的朗读做出评议,谁先来?

生:我认为“望黄河”这一部分读得不够好。

师:谈谈你的看法

生:这一部分读得太平了,节奏感不强,应是先慢后快,这样才能表现出黄河那种一泄万里,锐不可挡的气势。

师:我同意你的看法,你来试一试,

生:有感情地朗读 (注意了前后语速的变化)

师:很好,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那惊涛澎湃的黄河朝远方奔流而去。还有哪位同学想评议?

生:我觉得“啊!黄河!”读得不够好

师:你觉得应怎样读?

生:这句话是作者对黄河的直接歌颂,是充满了赞颂之情,我认为应这样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你这样处理很好,把“啊”拉长了,把“黄河”扬了上去,可见你对黄河的那份真情全在其中了。谁还能再评议

生:我觉得我们齐读的部分没有读出感情,我想重读一遍。

师:很好,开始吧!

生:(读得很动情)

师:你知道在你所读的这部分为什么要写两遍“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吗?

生:我想是表现我们学习黄河的决心吧

师:对,你在读这两句时把第二句扬起来,重读了,这样处理很好。同学们再齐读一下这两句。来表明我们向黄河学习的信心!

生:齐读(效果不错)

师:还有想评议的吗?

生:沉默

师:看来,大家已把握了这首诗的朗读,让我们再齐读一遍。

[1] [2]  下一页

,《黄河颂》课堂教学实录6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