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伤仲永》《黄河颂》《最后一课》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伤仲永》《黄河颂》《最后一课》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11-07 14:58:54   浏览次数:620  栏目: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伤仲永》《黄河颂》《最后一课》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伤仲永》学案


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

父异焉

即书诗四句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邑人奇之

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利其然

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从先人还家

还自扬州

复到舅家问焉

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且为众人

固众人

得为众人而已耶


思考: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1.       词语小结

(1)       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父异焉

邑人奇之

宾客其父

利其然

(2)       虚词的用法

忽啼求之

       仲永之通悟

    

       贤于材人远矣

       受于人者不至也

《黄河颂》学案

思考问题

1.       本课题目中,哪个字词是关键?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       课文第一节是朗诵词,这部分中,作者歌颂了黄河的什么?

3.       课文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4.       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5.       课文第二节主要是“颂黄河”,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文中哪个字统领了内容?这个字管到哪里?具体内容是什么?怎么描写的?

6.       歌词中“颂黄河”部分反复出“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7.       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8.       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9.       《黄河颂》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0.   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抒胸臆,风格豪迈,有些诗借物抒情,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最后一课》学案

第一课时

1.     整理故事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2.     从故事的开端看小弗朗士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可以看出?

3.     小弗朗士来到学校,发现今天上课的情形和平时上课的大不一样,有哪些不同?说明了什么?

平时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生

老师

4.     小弗朗士看见这些情形,心里感到怎样?

5.     当韩麦尔先生宣布“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小弗朗士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

6.     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中表现怎样?

7.     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最后一课》学案

第二课时

1.     在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2.     韩麦尔先生对小弗朗士的迟到,不会背分词用法也不责备,而是深深地自责,并对阿尔萨斯人的直率批评,这些表现了什么?

3.     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韩麦尔先生高度赞美法国语言表现了什么?“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全句的含义是什么?

4.     听了韩麦尔先生的这两句话,你对自己的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

5.     “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些什么?

6.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为什么“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7.     下课时,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脸色惨白”?

8.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韩麦尔先生写两个大字,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

9.     韩麦尔先生下课时为什么“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10.  小弗朗士为什么感到先生形象“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11.  文中多次提到普鲁士兵的操练,镇公所的布告牌,普鲁士兵的号声,描写这些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伤仲永》《黄河颂》《最后一课》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