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民俗文化端午日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欣赏本文精彩的龙舟竞渡的场面。
(3)学习场面描写方法,培养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端午民俗的独特魅力,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
学习方法
自主研学 合作探究 巩固拓展
一、预习导航
1.场面描写: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中,对以人物为中心的生活画面所作的具体描写。场面描写一般是截取一个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横断面,将比较广阔的生活画面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构成场面描写须有两个重要因素:其一是必须有产生各种关系的人物,单个人构不成场面;其二是须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也就是说人物的活动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里才能构成场面描写。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象进行直接的描绘和形象的刻画。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指对描写的对象不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与之相联系的周围事物的描写来映衬烘托被描写的对象。
3.实写和虚写
实写:对客观事物或景象如实加以描摹。
虚写:对客观事物或景象进行想象的描绘,比如写过去,将来,梦境等。
4.场面描写方法
正侧结合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5.作者简介
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小学毕业。早年行伍,后自学创作,代表作《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建国后主要从事民俗文化研究,被季羡林誉为与鲁迅一样有“独立风格”的作家。
6.端午节诗句
(1)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2)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3)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
(4)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二、初读课文,端午寻踪
1.读准字音
蘸酒 zhàn 茶峒 dòng 洞穴 xué
老鹳河 guàn 泅水 qiú 戍军 shù
2.说出本文给我们介绍了湘西地区端午节的哪些民俗?(分别用三字概括)
3.在以上风俗中,你认为作者详细写了哪些风俗?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
三、细读课文,走进湘西
(一)走进湘西人家
1.请各位小游客阅读文章的前8行,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你们的阅读成果:“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 ,我猜想那是因为 。”前一条横线上摘录课文中有关语句,后一条横线表达你大胆而合理的猜想。
2.这几行文字中有三个“莫不”怎么样的句子,有什么作用呢?
(二)来到湘西河街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节余下来的文字,然后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你在龙舟赛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我看到(听到、了解到)了 ,那情景真是 !前一条横线上摘录课文中有关语句,后一条横线上用形容词或修饰性短语来表达你的感受。(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
(三)跳入湘西小河
现在水面上各处是鸭子,此时此刻,作为游客的你也情不自禁地跳入湘西小河,请你放飞自己的思维想像随后的情形。要求口头作答。
四、巩固拓展
1.端午节起源于中国,那么它是我国的文化遗产吗?
2.眼下,越来越多的洋节日(例如圣诞节)在中华大地悄然兴起,你对这一现象有何看法?
五、小结全文
六、课堂检测
tag: 公开课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