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美读课文积累优美的句子,体会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2.欣赏结构美,展开联想,体会文境美。(重点)
3.教育学生把握美好时光,播撒好人生的种子。(难点)
二、学习重点
三、课前预习.导学
1. 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并整理归纳要点。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朱自清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类散文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介绍写作背景: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所以他的文章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春》是风格演变特别明显的篇目。
2.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及资料记忆重点生字词语。(课本上做好预习笔记)。
3.课外积累古诗词中关于“春”的名句。
4.你能把下面的字词拼音写准确吗?赶快动笔吧,亲爱的孩子!
酝酿(
涨起来(
戴着斗笠(
稀疏(
5.解释字词
欣欣然:
朗润:
吹面不寒杨柳风:
酝酿:
黄晕:
一年之计在于春: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卖弄:。
抖擞:
6.下面字词中有几个错别字,你能找出并改正吗?可爱的孩子。
花枝招展
舒活筋骨
四、学习过程
预习反馈,明确目标
(一)交流展示预习成果。
(二)目标展示:
1.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
2.提高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
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激情导入:播放“春天美景”的视频引入。
(二)自由朗读课文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初读课文,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结构,进行课文探究。
2.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课后练习一,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4) 试着给文章的第一段加个标题。
(5)文章的重点部分是什么呢?这一部分在结构上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6) 在《春》这篇文章中,朱自清给我们展示五幅图画,你分别给这五幅图画配上相应的古诗。
春草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花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风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 北师大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