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出了贝聿铭在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但更侧重于写他的一颗中国心,而且更侧重写他的建筑所体现出的华夏文化的魅力。就是说,贝聿铭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这就像课文第三个小标题所讲的那样,贝聿铭的设计是多变的,但是他的中国心是不变的。
(2)探究难点: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
学生朗读第三部分1-6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作评价。
【点拨】学生可以从读得是否流利有感情等方面评价
【议一议】这些内容里有哪些方面体现出贝聿铭的一颗中国心?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进行圈点勾画。
(3)假如你是一名资深记者,现在由你来采访建筑大师贝聿铭,你设计哪些问题?
【点拨】学生可以从人物特点、人物精神感受、人物形象评价和贡献的角度发问。
2.探究人物精神,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本文哪些内容能体现出贝聿铭有一颗中国心?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从自己的阅读积累中举出一两例。
【点拨】(1)他经常对人称自己是苏州人、广州人,并且他和他的妻子能说一口的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苏州话,而且他平时的着装打扮和家里的布局也都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这几点都代表他并没有接受外国的生活习惯,而且还是保持着他自己中国的传统,我认为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2)在他的设计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设计生涯中都有轨迹可寻,由此可以看出贝聿铭正祈盼着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相结合,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在他数十年的设计生涯中都能寻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子,这也是他一颗中国心的体现。
(3)他在海外曾深情的说过“我的根在中国”,他虽然在海外已经生活了六十多个年头了,但是他还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这说明他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
(4)他“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任务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贝聿铭在对香山饭店的设计上花了很多的心思,花了很多的工夫,可以体现出他对中国非常的热爱,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对祖国的建筑非常的上心。
(5)对香港中国银行的设计,他说“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这说明了贝聿铭非常爱国,把这座建筑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说明贝聿铭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为民族争光,要为中国争气的爱国之心。
(6)他说香山饭店在他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所下的工夫比在国外设计某些建筑高出十倍,这句话直接体现出了贝聿铭在设计香山饭店的过程中花的心思、花的精力是远远超出设计其他的建筑,由此可以明显看出他十分的爱国。
(7)“1987年他谢绝了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了远离市区的香山饭店的设计”一句,他可以在故宫附近设计,但他没有,他是为了保持故宫周围环境景色与故宫的映衬,为了保持中国古建筑的传统。
3.人物形象评价
(1)激情朗诵颁奖词。
屏幕上的内容是被评为“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奥运冠军刘翔的颁奖词,刘翔,是很多同学心中的偶像,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段颁奖词,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下。
不断超越 永不言败 奥运冠军 12秒91,他就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为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青年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
(2)讨论并创作颁奖词。
贝聿铭也是华夏民族的子孙,我们那么佩服他、欣赏他、更感动于他的一颗赤诚的中国心。现在如果让你为他写一份颁奖词,你准备怎样写?我们四人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创作一份,等会儿,我们选择好的上台展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创作,老师到学生中巡查、指导。特别是能抓住贝聿铭某个方面的特点来写,然后请四个小组的四个同学上台把他们写的颁奖词展示给大家。
(3)投影展示,学生上台朗读。
①设计新颖 造型大胆 成就卓著 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获得者——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一名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的最新艺术融为一炉,完美的将其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建筑大师贝聿铭与法籍华人艺术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人们称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贝聿铭,你真是我中华民族的骄傲!
②设计多变 爱国心不变 他,国际一流的建筑大师,他的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他设计了无数伟大的建筑,曾被美国建筑学院授予金质奖章,他把建筑技术和艺术结合得无与伦比,在他六十岁的时候仍然坚持回国做贡献,他曾深情的说:“我的根在中国。”他,就是华夏民族的杰出子孙——贝聿铭。
(4)结合标题理解最后一节。
【学生活动】朗读最后一节,对贝聿铭的人格和魅力进行高度的评价
【议一议】自由讨论,从贝聿铭的身上你感悟到了什么可贵的东西?
【明确】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热爱祖国、永不满足、开拓进取……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后记:本节课主要研读第三小标题“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以阅读感悟、讨论分析为主要方法,侧重于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本节课的创意体现在 “人物形象评价”的设计中,此环节是全课的重心和点睛之笔,利用学生对“2004感动中国”的兴趣,更是抓住学生对“十大人物”之一“刘翔”的崇拜之情,让其模仿“颁奖词”的形式来评价贝聿铭,此环节本身能有效激发学生浓厚的模仿欲,事实证明,学生的创作非常成功,取得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tag: 华夏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