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九年级上作文(一)《我爱家乡的风物》导学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作文(一)《我爱家乡的风物》导学案

11-07 15:07:28   浏览次数:814  栏目: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苏教版九年级上作文(一)《我爱家乡的风物》导学案,

江海文化(正月半吃馄饨、曾经的人民公园、吕洞宾防古镇吕四)

城市写真(紫薇公园、人民广场、广电广场、夜排挡一条街、高层建筑)

东疆放歌(崇启大桥、宁启高速公路、经济开发区)

人文景观(寅阳圆陀角、吕四鹤城公园)

家乡特产(菱角、芦稷、烤玉米、番芋干、菜瓜、海鲜)

 

五.写作指津

(一)要想写好这篇作文,根据所写的风物采用恰当的写作顺序或文章结构是关键。以下几种思路可以借鉴:

1.以自己的游踪为序移步换景介绍家乡风景点。

2.按时间顺序介绍家乡风物的变化情况。

如:“旧社会——改革开放后——现在”或者是“春——夏——秋——冬”。

3.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介绍家乡特产。

如:开头先介绍特产的名称,然后抓住特产的具体特点(如外形、作用等)来描写,结尾可抒发一下自己的思想感情,赞美一下所写的特产。

(二)写法指导

1.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表现景物。

在写景时可依据观察和表现的需要,自由地变换角度,如俯、仰、平、近、远等角度,从而可以从各个方面写出景物的特点。

示例: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手里抓着摇晃的铁索,几乎垂直向上攀登,这时,如果回首身后,两侧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峭壁,万丈深渊,不能不叫人心惊胆战。(《飞红滴翠记黄山》)

简析:由“向上攀登”到“回首身后”,角度转换自然,充分描写出天都峰的高与险的特点。

2.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表现的内容。

间接材料,就是从他人那里得来,并非作者自己直接体验和搜集到的材料,如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诗词文赋等。间接材料运用得好,可以丰富作品内容,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示例:课文《画山绣水》写桂林到阳朔江上的景色时,借船家之口讲述了“父子岩”“寡妇桥”“望夫石”“媳妇娘(新娘)岩”四个传说。

简析:在写江上景色中穿插相应的传说,让我们更易想见山岩的神态,留有较大的想像空间,比具体描述要好。

 

六.小试牛刀

挥笔训练,巡回指导(20分钟)

 

七.回味时空

展示点评,揭示规律(10分钟)

(一)自古以来,家乡就是文人墨客经常吟咏的主题之一,他们的诗文或描绘家乡的美景,或倾吐着对家乡的思念,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至今也还能激发读者的共鸣,给我们诸多的借鉴。

1.       对比烘托式

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

2借物抒情式

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

3细腻描摹式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好开头。

1.利用歌曲导入式

“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咿儿哟——一阵阵歌声随风传……”是啊!谁不说俺家乡好?地肥、景美、甘蔗甜……这就是我的家乡——启东。

2.开门见山式

在辽阔江海大地上,镶嵌着一颗耀眼的明珠,那就是我的故乡——启东。

3.欲扬先抑式

我的家乡在启东,它虽没有美国纽约的繁华,也没有水上海港——威尼斯的绚丽与多姿,更没有日本东京的古朴与典雅,但我却爱它,因为我爱这片土地,更爱这些勇于创新与探索、勤劳质朴的人。

4.采用题记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最美的地方,那就是自己的家乡。——题记

5.赞美抒情式

家乡,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请允许我在这儿为你歌唱。

6.总结全文式

启东的夏天就是这样——多变。

7.反问式

[1] [2]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苏教版九年级上作文(一)《我爱家乡的风物》导学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