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四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守财奴》课堂实录,
师:根据课文中有限的线索,大家推断一下,她的结局会是怎样的?
(学生热烈讨论)
生: 我认为她不会完全像她父亲一样成为金钱的忠实的奴隶。她的父亲和母亲具有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她继承了母亲善良的天性,然而后天又接受了他父亲的吝啬作风的训练,性格具有两重性。她的结局可能是苦命的,因为原文说她母亲临死前“最后的几眼似乎暗示女儿将来的苦命”。
生16:我也是觉得她不会像葛朗台那样守财,虽她很富有,继承了父亲的遗产,但她同时又具有她母亲善良的本性。她的结局,我想应该是悲惨的。
师:回答得很好。注意紧扣住语言。刚才有同学讲到“他的吝啬作风对她的训练”,“他的吝啬的作风”不是他以吝啬的作风”,主语是“作风”,这是熏染的结果,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大家注意到了,在这过程之中,她法摆脱的是当时金钱万能的世界。虽然她继承了母亲善良的天性,但在这样的世界里,她最后的结局可以想像出来。(投影:欧也妮肖像)这是我从原著中复印出来的她老年时候的肖像,也许它不完全符合你脑中的审美创造。通过这衰老、迟迈、一无所有、空无寄托的神态,作者似乎又在向我们大声疾呼什么。具体情况,希望大家课后都能读读原著。
(点评)再设一问,根据课文中有限的线索,对欧也妮命运的结局作一些推断。问题并非多余,葛朗台“吝啬作风把女儿训练成熟,变成了习惯”,因而欧也妮命运的结局,不能不引起人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并为学生课余进一步读原著留下强烈的审美期待。
师:最后,请大家注视屏幕(投影巴尔扎克肖像) 让我们向他表示深深的敬意。(学生肃静)
(点评)这一节课从艺术直感(第一印象)开始,通过品味语言实现艺术意象的重视,在鉴赏“骗继承权”这一场面的活动中,形成情感交流的高潮,分角色朗诵,体现兴奋中获得共鸣的快感,在思考欧也妮命运的尾声中产生余音袅袅的审美期待的直接效应。这一审美活动过程,使审美心理诸要素,如感知、想、情感、理解等,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促使学生审美趣味与鉴赏能力的提高。这一模式,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圆满的体现。
附板书:
守财奴 (法)巴尔扎克
鉴→赏 鉴←赏
品味语言,理解形象
展开想像,再现形象
激发感情,获得共鸣
比较思考,获得评价
教后小结:
目前鉴赏课不被重视。在有限的一点所谓鉴赏课中,也往往本末倒置。两个本末倒置:一是语言品味欣赏分析的本末倒置。语言的品味被淡化,脱离语言的技法辨认、内容的架空分析膨胀起来。二是情感共鸣与理性评价的本末倒置。教学中往往重理性分析、轻感性体验,而这种理性分析又多是结论式的随意拔高,沦为政治标签和图解,学生生厌。尤其是后一个本末倒置是造成鉴赏课不像鉴赏课的根本原因之一。针对以上情况,我本课的设计一是突出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淡化理性分析,适当降低结论的高度,二是尽可能扣住语言因素来分析,按照鉴赏的实际心理流程来开掘课文,增强学生的鉴赏意识,让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获得鉴赏能力。当然,鉴赏课有各种教法。我在本课设计中避免了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这条路线走,而选择了对人物形象的审美再创造这条路线。这只能说是其中一条路线,但从实际效果看,确实起到了新颖奇特之效,获得了成功,这也为今后的探索树立了自信。课后岳子纯、孙芳铭、陈良堃、蔡肇基诸先生一致给本课以较高的评价。他们认为本课有以下优点:
1)根据鉴赏的流程来开拓课文,方向把得准,路子走得对;
2)教学展开中重视形象的再创造和内在的情感体验,抓住了鉴赏的关键和要害;
3)教学中自己有了较深的体验和心得,并能在教学中阐释出来,大大深化了阅读,获得了鉴赏的氛围和契机(关于骗继承权“家庭的苦难”一节,大家一致认为是感人的高潮),推动了鉴赏。
4)教学中对小说语言的品味较好,结合得十分自然,不勉强,使鉴赏有了坚实的基础。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6期 主讲:曹勇军 点评:岳子纯
上一页 [1] [2] [3]
,《守财奴》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