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运用逐步推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句式。
3. 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学重难点
“见、语、好、王”等异读词词义的辨析和“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等难句的理解;对孟子谈话的艺术及其政治理想的评析。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引导-探究”学习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
一、导语设计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被尊为“亚圣”。可同学们知道孟子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吗?(出示幻灯片:“孟子画像”和“孟子简介”)他晚生了100年,没能亲聆孔子的教诲,做孔子的门人,但其一生的实践及所留下的言论、学说却弥补了这个遗憾。凝聚着他思想精华的<<孟子>>不仅被列入了“四书”,成为后世文人必读的经典,更为我们展示了一场又一场波澜起伏、妙趣横生而又充满气势的唇枪舌战的精彩论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场――<< 庄暴见孟子>>。
(解说:投石击鸟,利用“孟子一生最大的遗憾”一问,激起学生急于了解孟子和阅读本文的兴趣。)
二、解题
本文是《梁惠王下》的第一章,可以作为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来学习。文章先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好乐何如”,然后叙述孟子就这个话题因势利导地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全文围绕着“音乐” 这一话题,阐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而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一大下的“王道”思想。所运用的对比论证,形象说理的方法,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解说:提示文体特征和内容、写作上的主要特点,让学生明确本文学习的大致方向与目标。)
三、研习课文
1.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整理词句。
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自读课文,归纳整理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扫清词句障碍,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答疑,并根据情况可作词句方面的注释提示。
(解说:要着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自读能力,就离不开文言基本词句的整理和积累。)
(2)朗读、翻译课文。
(解说: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功,不在这上面费大力气,文言文就很难学好。)
(3)讨论,引导学生理清本文的段落层次。
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则齐国其庶几乎”),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提出论题。第二部分,写孟子就“好乐”问题与齐王的对话,又可分出两个层次。第一层,写孟子主动发问,提出“好乐”的话题,为转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创造条件。第二层(从“臣请为王言乐”至结尾),孟子借“为王言乐”,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必要性。
(解说;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为后面重点、难点研讨的顺利展开提供了保证。)
2. 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有这样二种解释: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该好乐;齐王有。温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根据文意,你认为哪种解释比较合理呢?
明确:
权衡上述几说,以第三说为最佳。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宣王心中要“怪怨”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其次,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正如《礼记·乐记》所说:“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政刑,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可见 “先王之乐”是先王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手段,与下文讲的“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甚吻合了。齐宣王所以直言不讳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是考虑到隐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转弯抹角了,免得孟子纠缠下去。而后来谈话之所以还能继续进行,是因为孟子并不反对他爱好“世俗之乐”。也有人认为:“齐王感到作为
(解说: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善于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及相关知识,做出符合情理、事理、人理的科学推断。)
(2)“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壁垒分明,可是作为儒学大师的孟子又为什么会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呢?
明确:
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另一方面,在齐宣王听孟子提及“好乐”而“变乎色” 时,孟子及时肯定了好乐有助于治国,以此语来消除齐王的羞惭之心,这样就抓住了对话进行下去的关键,并掌握着谈话的主动权。
(解说;对孟子论辩的技巧不必作纯理性的支解分析,从这句话的作用理解入手,更能够让学生明确孟子到底是怎样掌握对话主动权,使对话按照自己的思路发展的。即把话题从音乐转到政治上,一步步诱导齐王进入自己预想的轨迹,最后迫使齐王说出自己要说的话。)
(3)本文所记叙的两次对话有何联系?并作了怎样的艺术处理?
明确:
文中第一次写庄暴和孟子的对话,它实际上是全文的引子,起开篇的作用,故略写;庄暴对齐王“好乐”的话题无言以对,一方面表明这个话题有难度,另一方面反衬了下文孟子谈话的高明。第二次对话是孟子和齐王的对话。这一段对话表明了孟子的政治观点,体现了孟子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一步一步地将齐王引入自己预先设想中的话题,从而达到宣讲自己政治主张的目的,这次对话是全文的重点,因此记叙得很详细。
(解说: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结构上详略得当的特点)
3. 欣赏品味。
(1)本文在论证上有何特点呢?试述《孟子》的写作特色及其对后世散文的影响。
明确:
首先,运用了逐步推理的方法。由“独乐乐” 推到“与人乐乐,孰乐?” 再由“与少乐乐” 推到“与众乐乐,孰乐?”这样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齐王最后不得不就范。其次,还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先举“不与民同乐” 的害处,再说“与民同乐” 的好处,一正一反,是非分明。最后得出“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的结论,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同时,作者善于借助具体的事物,形象地阐明抽象的道理。例如,“与民同乐”的重要性本是一个抽象的道理,但借助
《孟子》在写作上有诸多特点。如笔墨酣畅,结构谨严,灵活运用各种发问力法,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语言明白晓畅等。《孟子》的文章对后世影响较大。唐宋古文家大都喜爱《孟子》。如韩愈就深受《孟子》的影响。吕祖谦说:“韩文间古,一本于经,亦学孟子。”(《古文观止》)可见,《孟子》在我国散文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解说:上述归纳,由点到面,“窥一斑见全豹”,让学生对孟子散文的特点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孟子》》一书,主要是议论。作者或直接立论,或答问释疑,或与人辩论,或称颂先王,但主旨皆在于阐述并宣传他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
(2)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 为什么?
明确:
针对春秋战国时代连年战争、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它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同时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 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这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因此,孟子的思想也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解说: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掌握辩证说理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4. 课堂训练。
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
四、布置作业
补充练习,分发课前打印好的练习题。(练习题略)
(解说:练习意在检测、巩固本文重点词句的用法,并作迁移训练。)
tag: , 高五册语文教案,高五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五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