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
一、教材特点
1、从思想内容上看
本文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之间的血缘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课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题含义深刻。课题中的“神圣”是形容极其崇高,庄严。这个词表明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不舍之情,同时,也表明了他们的立场:这片土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对它只有保护再保护,决不允许任何人对它有丝毫的破坏。而这也正是本文表达的中心所在。
(2)叙述中蕴含道理。课文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在表达自己对土地的热爱之情时,又把自己认识到的如何保护这片土地,以及保护这片土地的原因交代的明明白白。就文中的具体语句而言: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写出了人类与大地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说明了这片神圣的土地对我们的重要性。大地滋养了世界上的万物,包括动植物等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个群体;所以,人类的生命成长也同样离不开大地。
“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起伏的山峦蕴藏着宝贵的资源,流淌的河水养育着万物的生命;动物与植物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空间,他们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人类不能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
水是生命的源泉,正是人们世世代代的努力,水才保持了它清澈、纯净的本性。正是在祖辈们的呵护和不懈努力下,水源才没有被破坏,水流才没有被污染。祖辈们护卫家园,捍卫纯洁的精神,将在时间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也不断提醒着后人要像尊重祖先一样地去爱护水源,使它们永远清澈纯洁。
“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生活在大地上,沐浴着阳光雨露,感受着风霜雨雪,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成长。如果家园受到破坏,而我们不能及时醒悟,不懂得及时补救挽回,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家园一旦遭到了毁灭,人类又怎么可能独自生存?这句话直接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保护联系起来,表明了两者之间兴则同兴、灭则同灭的密切关系。
“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没有人能够对大地拥有控制权,更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和善恶来对待大地,来破坏、损伤大地的完整和尊严;相反,人类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一切,才能在大地上不断地繁衍生息。人类时刻不能忘记,地球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我们生命成长,生存,繁衍的自然条件,没有了这些,人类将不复存在。
(3)抒发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课文的字里行间包含着西雅图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无论是课文的开篇点题,还是文中对这片土地的回忆;无论是对白人发自内心的忠告,还是文章结尾人类与大地关系的阐述,都流露出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眷恋和热爱。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去思考:如何善待我们的家园,如何善待我们的地球。
2、从语言表达上看
本课在表达上独具匠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总分总的结构。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第1-3自然段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第4-8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队白人的要求,如果把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希望你们也能够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文分别从善待河水、善待空气、善待动物三个层面来写;第9-11自然段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了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属于大地的,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2)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表现力。作者在文中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表达方法,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当成自己的兄弟朋友,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珍惜和热爱,表达出对他们的无比眷恋的感情。如:
“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
作者把“青草、绿叶、花朵”看做是自己的姐妹;把“麋鹿、骏马、雄鹰”当做是自己的兄弟,说明印第安人把自然界的一切都看的非常重要,如同手足。把“树汁”比作“流经我们血管的血液”,更加说明了我们对树木的重视,把他们当做了我们中的一员。优美的语言中蕴含着印第安人朴素的观念: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
整齐的排比句道出了空气对人们的重要性。“雨后清风的气息”使人陶醉,“拂过水面的声音”使人悦耳,“飘来的松脂的幽香”沁人心脾,这些都是风带来的,是空气赐予我们的,印第安人对空气的喜爱,正是通过空气带给人们的感受表达出来的。在优美的语言中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这些修辞手法的应用,把西雅图和族人即将离开这片土地时的难舍难分表现的淋漓尽致,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3)中心句多次出现,突出了主题。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这是本文的中心句,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反复的出现,产生了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深化了主题,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4)语言优美,感情充沛。
本文的语言优美,作者通过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出了对长期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在西雅图的眼里,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花草树木和小鸟都是自己的家人,让出这片土地就是与自己的亲人分离,这份难舍之情通过景物的描述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
西雅图用婴儿对母亲的这种眷恋之情来表达族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比喻形象贴切,使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西雅图用这样直截了当的忠告来表达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片土地的不舍。西雅图在说明了河水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之后,仍旧不放心,就以直接的告白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一再的叮咛,一再的嘱托,唯恐这片土地受到不好的待遇,遭到人们的破坏,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即将离开这片土地,犹如离开自己的家园即将远行的人恋恋不舍的情形。
二、教材位置
1、人文专题的位置
本单元的人文专题是:“积极行动起来,为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类似专题学生在四年级已有所接触,四年级上册第三组安排了“大自然的启示”这一专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本单元提出“为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一专题,再次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对人们的重要性。是四年级“大自然的启示”这一专题的一个延伸与提升。本组课文安排在六年级,是小学生的最后一个学年,通过本组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由原来的认识层面上升到行动层面,真正行动起来,为保护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2、训练重点的位置
(1)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本课语言优美,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语言的明快,情感的丰富。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多种读书的方法,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要充分利用小学阶段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入情入境的读”读出课文的语言之美,通过“一边读,一边想”来感悟语言丰富的内涵。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来巩固提升学生已有的读书方法。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本组的导语中,提出了“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要求。联系实际思考句子的含义是一种读书方法,在阅读中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把有深刻含义的句子理解的更加透彻到位,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对于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本组的这一训练重点在四年级就已经有所渗透,。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一课《中彩那天》,在课后联系题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来联系实际,交流一下对“一个人只要活得真诚,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体会。到了五年级,这一训练要求再次明确提出。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窃读记》课后练习题第四题有这样的要求: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4tag: 教学 ,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