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内容。
2.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3.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
4.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2、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教学难点:探究杨修的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媒体:课件 、 《三国演义》主题曲、DVD
教学过程
一、导入之一、:(课前2分钟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DVD,烘托气氛。)同学们,从刚刚的音乐当中你听到了什么?(人吼、马嘶、战场厮杀之声......悲壮之情)
《三国演义》正是一部英雄的悲壮之歌,让我们在这悲壮的乐曲中重温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关于《三国演义》或者是罗贯中你了解些什么?可以告诉我吗?(学生谈文学常识)
《三国》开篇就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英雄迭现,今天我们就从中淘出一位英雄来学习一下。他就是——杨修。
二、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在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自主学习
1、学生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鸡肋(lèi) 沉吟(yín) 庖启(páo) 夏侯惇(dūn)主簿(bù)
褒贬(bāo)(biǎn) 酥(sū) 簏(lù) 伺(sì) 谮(zèn) 曹丕(pī)邺城(yè) 麾军(huī) 高阜(fù) 绰刀(chāo)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 )(朝代)小说家。
3、《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 )小说,它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军事斗争。
四、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重点研讨。
1、理清结构,复述故事要点。
第一部分(1——3)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4——9)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10——12)写曹操兵败班师。
2、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请用概括性的语言说出来。(小组讨论)
① 破解“活”意;② 分食“一合酥”;(杨修卖弄聪明)
③ 揭密曹操梦中杀人;(杨修揭穿曹的心思)
④ 密告曹丕;⑤ 教曹植斩门吏;⑥ 为植作答教。(杨修参与曹的家事)
3、对杨修的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反应?(小组讨论)
① 虽称美,心甚忌之;② 虽喜笑,而心恶之;③ 愈恶之;④ 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⑤ 大怒;⑥ 已有杀修之心;
4、你认为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
总结归纳:
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行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做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
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杀修直接原因:鸡肋”事件,“乱我军心”
杀修真正原因: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聪明杨德祖,世代系簪缨。
笔下走龙蛇,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这一首诗可以说是对杨修之死因的最好的评价。
5、你认为曹操杀杨修是否有理?(小组讨论)
明确:有有理之处,也有无理之处。有理之处:杨修身为曹操的高级幕僚,不思帮助军队度过难关,反而影响军心,确实该杀。
无理之处:一是曹操确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处罚不公,斩杀了杨修,对自己的亲戚却没有丝毫处罚。
6、你如何评价杨修和曹操?从他们二人身上在为人处世方面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小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杨修:才智聪明,恃才放旷、狂妄轻率;
曹操:虚伪奸诈,深谋远虑。
两个人物都独具个性,但是同学们看这都是《三国》中他们的形象,那么在历史上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吗?请大家回家搜集材料。
(历史上的曹操并非奸诈之徒,而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杀修也有更深层的原因,杨修是一位文人,他的许多朋友都被曹操直接或间接杀害了(孔融、祢衡等),杨修的父亲与曹也有矛盾,因此杨修认为曹杀己是早晚的事。他也更恃才放旷、狂放不羁、蔑视权贵,终于被杀。)
五、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说说杨修和纪晓岚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做法?
清朝时,皇帝命纪晓岚编《四库全书》,纪晓岚故意屡次在一些字眼上犯错,让皇帝指出,皇帝觉得很高兴,“连纪晓岚这样有学问的人都让朕指出错来”,龙颜大悦,纪晓岚更得到重用。
(纪晓岚是一个怎样的人?与杨修的恃才放旷是否一样?)
六、感想和收获:
现代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一部分人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养成了一些自私,惟我独尊,狂妄自大的坏习惯。杨修的死因与他的心理障碍有关。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表现为:无法正确调整情绪,控制个人言行,狂妄自大、放荡不羁、孤傲自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当今这个提倡合作、团队精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三国演义》中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从杨修的死因上,我们应该得知一些为人处世的启示,望大家能在杨修身上学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祝愿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要谦虚谨慎,拥有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tag: 教学 ,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