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 人教必修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 人教必修2

11-07 14:56:20   浏览次数:768  栏目: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 人教必修2,
                  这样看来,为什么恩格斯要先说马克思是理论家、后说他是革命家,这前后几部分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
                  学生:递进的。
                  教师:对,是递进的。因此,我们现在可以把刚才那位同学的提问作一个解答,也就是我们把刚才的讨论进行一个总结,从这个结构上来看,它的逻辑性是很强的,每一段之间的联系都是非常严谨的:“不仅如此”“远不是主要的”
                  “正因为这样”等等,所以看出这篇文章的一个特点:结构严谨,层层递进。语言严密,丝丝入扣。这对我们的写作都是有帮助的。对于结构严谨,同学们可能比较好理解,但对于语言可能不太重视。我们造任何一座房子,不但要有砖瓦,还要有灰浆、水泥等等,而且还要衔接得很自然紧凑。写这一句就要想到下一句,写这一段就要想到下一段,写前面就要想到后面。这都应通过语言的运用体现出来。
                  不过,这里我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这篇文章的语言当然是很美的,但我在读我又想,这可能不只是语言的本身。我每读一遍都感到感情的深沉,只有朗读,我们才能体会到语言背后的东西。现在,我们把最后两个自然段朗读一遍,同学们体会一下,看它除了语言严密之外还有什么特点?这是我的问题。
                  学生:(朗读)“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学生思考,沉默)
                  教师:同学们体会出来了吗?语言上,这和一般的议论文有什么不一样?或者你对这两段文字还有什么疑问都可以提出来。好,有同学们举手了。请你说吧?
                  学生:我认为,和一般的议论文比起来,这段文字感情深沉,饱含真情,而不只是议论。
                  学生:还用了叙述,比如“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但又不完全是叙述。
                  教师:对,这段文字应该是议论、叙述和抒情的完美结合。
                  学生:老师,我想对最后一句话提个问题。恩格斯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现在我们在悼念谁的时候,都只说“某某永垂不朽”,这里却说“将永垂不朽”,这和我们现在的说法好像不太一样。


www.lexue88.com                   教师:哦,你认为多了一个“将”字不好理解,是吧?
                  学生:对。
                  教师:你这个问题,是杀出了一匹“黑马”。(众笑)说实话,你这个问题,也是我这次备课遇到的问题。是啊,江总书记在邓小平同志的追悼会上说的是“邓小平同志永垂不朽”,他没有说“将永垂不朽”。同学们想想,这里恩格斯为什么要说“将”永垂不朽?好,你说。
                  学生:为认为,这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理解。马克思当时所处的环境是资本主义社会,相对来说,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还比较遥远,因此,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事业“将”永垂不朽,就是说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可能是将来的事。
                  教师:嗯,你的意思是说,这个“将”表示的是一种预见,是吗?
                  学生:是的。
                  教师:的确,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至少在中国变成了现实。而当时,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还只是少数,就连当时参加马克思葬礼的人也只有十来个人。而共产主义运动还刚刚兴起,在那样一个时代,恩格斯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而我认为他的英名就活在他的“事业”之中。虽然他离开了世界,但在恩格斯看来,“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但无产阶级革命并不会因此而停止自己的运动,而且,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我也认为这个“将”是表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不朽生命力的信心。好,又有一个同学举手了。请说吧!
                  学生:但是……(欲言又止)
                  教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不要紧的,说吧?
                  学生:“永垂不朽”说的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事业,可是,我想,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命力不是太长,到现在为止,世界上只有几个国家还在坚持高举社会主义大旗。那么,我想问,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这是不是说明马克思的事业发生了什么问题?这又怎么理解恩格斯所说的“永垂不朽”?
                  教师:哦,你是为共产主义的命运而深深地担忧啊!(众笑)这个问题本来最好是请教江泽民总书记。(众笑)不过,我可以谈谈我的看法,也许你听了我的看法后对这个问题会有新的认识。别忙,刚才还有几个同学也要提问,先一起提出来,好吗?
                  学生:和他一样,就是这个问题。
                  教师:那么,看来这个问题是一个共同的问题了。有部分同学认为既然“他的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可现在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了,又怎么能说“永垂不朽”呢?我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他的基本原理应该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考验的。那么,你刚才所说的有些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解体,恰恰是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死守一些马克思著作中的教条。当然,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原因很复杂,但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恰恰是背叛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精神。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年后的德文版序言中曾这样写道:“《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又说:“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我们已经知道,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精神是科学求实。我就以中国为例,我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交锋——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纪实》,有人把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称作20年改革开放的主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 人教必修2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