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归去来兮辞》教案设计1-人教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教案设计1-人教必修五

11-07 14:56:20   浏览次数:925  栏目:高三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高三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归去来兮辞》教案设计1-人教必修五,



课后题解



(一)、1、“心为形役”,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轻松。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所以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是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www.lexue88.com
2、中间部分(2、3自然段)分别从抵家时的欣喜(“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以及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三个方面写出归隐田园生活的乐趣,表达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安贫乐道的思想、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以及对腐败污浊官场的厌恶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无奈之情。

3、参考答案同前《难点突破》

(一)、陶氏的艺术特点“平淡自然”表现在情感和语言运用两个方面。情感表达上,使人感情真挚,直抒胸臆,不假粉饰自然纯真可亲,如本文中开始直抒胸臆,“田园将芜胡不归”,“觉今是而昨非”“实迷途其未远”,回家之时是“载欣载奔”,回家之后是“童仆欢迎,稚子候门“。所有这些,都显示出诗人的洒脱清高。语言运用方面表现为语言朴素,其特点是不加修饰,近乎白描似的语言,接近口语,但是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口语,读起来有韵味,令人咀嚼。所以,语言显出一种自然美

(三)1、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经无法挽回,而知道未来的却还来得及弥补。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表达效果:“悟”“知”两句表明诗人的反思与觉醒,“实”“觉”两句表明世人对过去(出仕)的彻底否定以及归隐田园的强烈愿望。

2、船在水中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吹动着我的衣裳。向行人询问前面的路程,只恨早晨天色朦胧,还不十分明亮。表达效果:前两句,诗人表面上写的是船情和风轻,实际上烘托了自己离开官场的轻松愉快的心情。末句一个“狠”字,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那种归心似箭的急切心情,可谓一字传神。景物描写与人物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真可谓情景交融。

3、靠着南面的窗户寄托自己傲然自得的情怀,深深感到简陋的居室也可以使人安乐满足。我每天到园子里散步已成为乐趣,所以庭园里虽然有门却经常关着。表达效果:诗人归隐田园后那种悠然、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跃然纸上。

4、天空的云彩自然地从山峰边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自己回来。日光慢慢暗下去太阳快要落山了,我还抚摩着独立的松树徘徊着不愿离开。表达效果:“云”“鸟”两句,诗人以鸟自喻,以云之无“无心出岫”比喻自己无意于仕而出仕,以鸟之“倦飞知还”比喻自己厌恶官场后的归隐。“景”“抚”两句是寓意深远的含蓄句,表面上说的是夕阳西下,自己仍在松树下徘徊。而实际上是说社会黑暗,但个人已到了迟暮之年,仍要保持晚节。运用比喻手法。表达感情,即深入浅出,又形象含蓄。象征手法的运用,表达的意思含蓄深刻。

(四)、本题目属于自由发挥题,只要表述合理,能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做到自圆其说即可。也可欣赏美文赏析板块中林语堂心目中的陶渊明。

美文赏析:

人生的爱好者:陶渊明 (节选)

林语堂

所以,我们晓得如果我们把积极的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当地混合起来,我们能够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与不动作之间;介于尘世徒然的匆忙与完全逃避人生责任之间;在世界上的一切哲学之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美满的理想了。还有一点更加重要,就是这两种不同的观念的混合,产生了一种和谐的人格;这种和谐的人格便是一切文化和教育的公认目的。我们在这种和谐的人格中,看见一种生的欢快和爱好,这是值得注意的。

要我描写这种人生爱好的性质是很困难的;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或叙述一位人生的爱好者的真事迹,是比较容易的。陶渊明,这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文化上最和谐的产物很自然地浮上我的心头。当我说陶渊明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时,一定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反对我的话的。他不曾做过大官,没有权力和外表的成就,除一部薄薄的诗集和三四篇散文之外,也不曾留给我们什么文学遗产,可是他至今依然是一堆照澈古今的烽火,在那些较渺小的诗人和作家的心目中,他永远是最高人格的象征。

陶渊明生于第四世纪的末叶,是一位著名学者和官吏的曾孙;这位著名的学者和官吏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陶渊明少时,以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久便辞职,过着耕田的生活,因此患了一种疾病。有一天,他对亲朋们说:“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有一个朋友听见这句话,便给他做彭泽令。他因为很喜欢喝酒,所以命令县公田都种秣谷,后来他的妻子固请种粳,才使一顷五十亩种秣,五十亩种粳。一次,郡遣督邮至,县吏说他应该束带见督邮,陶渊明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于是他便辞职,写了《归去来辞》这首名赋。从此以后,他就过农夫的生活,有几次人家请他做官,他都拒绝了。他很穷,和穷人一起过活;他在给他儿子的一封信里,曾悲叹他们衣服不整,而且做着平常工人的工作。可是他有一次曾遣一个农家的孩子到他的儿子的地方去,帮他们挑水取柴;他在给儿子的信里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他是一个谦逊、简朴、自立的人,交友极为谨慎。判史王弘非常钦仰他,要和他做朋友,可是觉得很难碰见他。他很自然地说:“我性不狎世,因疾守用,幸非洁志慕声。”王弘只好跟一个朋友设计去会见他,这个朋友约他出门喝酒,当他走到半路,停在一个野亭的时候,朋友便把酒拿出来。陶渊明欣然坐下来喝酒,王弘早已隐藏在附近的地方,便在这时候走出来和他相见。他非常高兴,欢宴穷日,连朋友的地方也忘记去了。王弘看见陶渊明无履,就叫左右为他造履。当王弘的左右请度履的时候,陶渊明便伸出脚来使他们量一量。此后王弘要和他见面的时候,常常在林泽间等候他。一次,他的朋友们在煮酒,他们拿他头上的葛巾来漉酒,用完还给他,他又把葛巾着在头上。


www.lexue88.com
他就这样过着一生,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心地坦白的、谦逊的田园诗人,做一个智慧而快活的老人。可是在他那部关于喝酒和田园生活的小诗集,三四篇偶然写出来的文章,一封给他儿子的信,三篇祭文(其中有一篇是自祭文)和遗留给后代子孙的一些话里,我们看见一种造成和谐的生活的情感与天才;这种和谐的生活已经达到完全自然的境地,没有一个人能超越过他。他在《归去来辞》里所表现的就是这种酷爱人生的情感。这篇名作是他在公历405年11月决定辞掉县令的职务时写的。

有人也许会把陶渊明看做“逃避主义者”,然而事实上他并不是。他想要逃避的是政治,而不是生活本身。如果他是逻辑家的话,他也许会决定出家去做和尚,彻底逃避人生。可是陶渊明是酷爱人生的,他不愿完全逃避人生。在他看来,他的妻儿是太真实了,他的花园,伸过他的庭院的树枝,和他所抚爱的孤松是太可爱了;他因为是一个近情的人,而不是逻辑家,所以他要跟周遭的人物在一起。他就是这样酷爱人生的,他由这种积极的、合理的人生态度而获得他所特有的与生和谐的感觉。这种生之和谐产生了中国最伟大的诗歌。他是尘世所生的,是属于尘世的,所以他的结论不是要逃避人生,而是要“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陶渊明仅是回到他的田园和他的家庭的怀抱里去,结果是和谐而不是叛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归去来兮辞》教案设计1-人教必修五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