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 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 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63 1.08 7 0.044 1/4 3/5 7/20 5/8 2. 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 某种花生的出油率是36%。 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 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 二、学习新课 1. 根据数学信息提问题。 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①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百分之几? ②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百分之几? ③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 ④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2. 让学生先解决前两个问题。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提醒学生注意:解决这类问题一定先弄清楚哪两个数相比,哪个数是单位“1”,哪一个数与单位“1”相比。为学生学习新课解决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 3. 让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造林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的问题。 (1)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自己尝试把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相比的百分率,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是单位“1”。 (2)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让学生根据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式计算出结果。 ②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板书。 方法一:(14-12)÷12 = 2÷12≈0.167 = 16.7% 方法二: 14÷12 ≈1.167=116.7% 116.7% - 100% = 16.7% 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③让学生总结,像这样的百分数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它时要注意什么? 使学生明确:这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刚才同学们提出的第①、②个问题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但这里比较的两个量中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必须先求出。 4. 改变问题。 师:如果问题是: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又怎么解决呢? 让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14-12)÷ 14 5. 观察比较。 将例2的第一种算式与改变后的问题的解答算式相比较: (14-12)÷12(14-12)÷14 师:不同点是什么?为什么除数不一样? 通过学生的讨论,再次强调两个问题中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使学生体会到,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和用分数解决问题一样要注意找准单位“1”。 6. 概括应用。 让学生读一读课本例2后面一段话,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一说“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等话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1. 提问: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应注意什么? 2. 独立完成课本90页“做一做”的题目。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二第1、第2题。 课外作业:练习二十二的第3、4题。 五、课堂总结反思 1. 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 能谈谈你的收获吗?tag: ,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