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称象》教学反思 黄平

《称象》教学反思 黄平

11-07 15:34:22   浏览次数:448  栏目: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称象》教学反思 黄平,

《称象》教学反思  黄平

 
 
一个七岁的孩子,想出称象的办法比官员强,比官员妙,这实在难能可贵。曹冲称象的故事,因此广为

流传;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值得我们认真借鉴。《称象》一课重点介绍了曹冲

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学习这篇课文,除了对识字写字的要求外,我还想了很多办法让孩子感悟曹冲

是个遇事爱动脑筋,能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聪明孩子。在感悟中指导朗读、训练说话,取得良好的教学

效果。

一、        存疑,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伊始,我结合小朋友去动物园

参观的经历,设问:“在动物园参观,你看到的最大的动物是什么?”从而引出“象”,接着让孩子们

把在动物园看到的大象的样子讲给大家听听。孩子们马上结合春游亲眼所见大象的样子进行描述:“耳

朵像芭蕉扇”“腿像柱子”“身体又高又大”等等。在孩子们对大象的“大”有了初步的感知的基础上

,我接着提问:“那么怎样才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呢?如果是现在,只要把大象往地磅上一赶,就能称出

大象的重量。可是在科学落后的古时候,要想称出大象的重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一个七岁的孩子

却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这个孩子是谁?又是怎样称象的?我们从课文中找答案。”

导入的设计让学生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同时存疑激趣,达到了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的目的。因此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学生,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        训练,攻克词语难关

1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议论”这个词语是要求认识的二类字,为了更好地理解“议论”

这个词,我结合课文第三自然段中官员有的说“造一杆大秤称大象”,有的说“宰大象,割成一块一块

再称”的句子,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当遇到难题时这个这样说那个那样说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学生马

上用上“议论”“七嘴八舌”等词,这时,我马上抓住时机对孩子们进行概括段意的训练,要求孩子们

用上“议论”概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三自然段主要写官员们议论称象的办法”,同时识记“议论

”这两个生字,因为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了“议论”,因此孩子们马上说出“议论两个字是形声字

,和语言有关,因此用上言字旁”,这样很快攻克了词语识记难关。

2 运用比较法、换词法理解词语。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到底”这个词,我让孩子们比较朗读“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 “大象有多重呢”两句话,从而体会用上了“到底”这个词语更加突出了大家都特别想知道这头大

象的重量。“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直”“才”这两个词

,我让孩子们换词朗读,孩子们不仅很快明白了“直摇头”是“不停地摇头”,“才七岁”是“刚刚七

岁”的意思,还初步懂得在句中恰当地运用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形象。

三、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课文第四自然段曹冲称象的办法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分七步教学:首先范读

,找曹冲说了几句话,哪几句是写称象办法的;接着指名读,看曹冲说的办法有几步;再指名分步说,

在黑板上进行板画;然后用塑料盆当船,用玩具象代替大象,小石子作石头演示曹冲称象的办法,观察

并思考:老师赶象上船时,船身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要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为什么装石头装到

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就不装了?为什么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然后用“先、再、然后、最

后”进行说话训练,同时也想对学生进行检测,看是否真正弄懂称象四步;再齐读曹冲的话,让学生在

脑海中留下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最后,让学生想象称出大象的重量后,官员们会说些什么?曹操又

会怎么说,进行思维发散,训练学生的想象和说话能力,感受曹冲的聪明与爱动脑筋。

总之,这节课教学重点比较突出,词、句、段的训练和朗读指导比较到位,教学设计和直观形象的教具

使用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很有帮助,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称象》教学反思 黄平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