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教学案
第一课时
《酸的和甜的》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孩子们非常喜欢。课文语言简练,包含着丰富的意义,以“小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这样一个问题结尾,这个问题既是课文的核心问题,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以多元的,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最终读者们会明白不能轻信别人,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
(一) 设计理念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在本课的设计中,积极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围绕“小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这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激活封存的记忆”,通过有效的师生对话,在读读、演演、说说中体验,感悟,生成多元的个性化的感悟和理解。此外,低段的阅读教学,不能忽略识字的任务,本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阅读情境中运用具体形象的方法识字。
(二)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随文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体验,理解小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围绕“小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这个核心问题品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和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小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进而感悟不能轻信别人,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
(四)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激趣、
识字、
揭题
出示一串葡萄,问这是什么?
1、出示生字词“葡萄”。
2、动脑筋分清“葡”与“萄”。
3、这是多少葡萄?
认识:串(葡萄串起来)
4、课件:这里有多少葡萄?
读好:一串串,读出多的感觉。
5、这些葡萄是什么味道的?
认识:酸
做做吃了酸的东西后的表情,观察字里就有这个表情。象形识字。
6、揭示课题,读好课题
认识“葡萄”两个生字,
读准轻声音节,
用个性化的方法,联系以往的学习经验区分“葡”与“萄”。
用象形的方法认识“串”,形象的理解“一串串”
实际地演一演,通过观察,用形象的方法识字。
二
读文、
体验、
理解
1、葡萄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打开书自由读文,读正确。
(巡视、辅导)
2、故事中有哪几个动物伙伴?
出示四个动物名,读好轻声音节,认识:“狐”、“狸”
你觉得狐狸是怎样的动物,就用这样的语气叫他。
3、这些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了解了课文内容,你有什么问题吗?
4、(故事中的小兔子和小松鼠也有这样的问题。)出示最后一小节。
(1) 读正确。
(2) 这句话中哪个词说明葡萄明明是甜的,狐狸偏偏说它是酸的?
理解:硬说 读好句子
5、理解:“小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
(1) 哪个自然段写小狐狸硬说葡萄是酸的?读好第一小节。
(2) 同桌互相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 从哪里读懂狐狸很想吃葡萄?
表演:转来转去,想像狐狸在想些什么,理解狐狸非常想吃,从耐心到着急,到懊恼。
读好“跳”理解小狐狸的努力,很想吃。
读好句子。
(4) 出示:“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采访:小狐狸,这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理解小狐狸的失望、难过、恼怒。
“于是……”读好句子
(5)说说自己对“小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的理解。
带着问题读全文,把课文读正确,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认识课文的主人公,联系自己的经验,唤起对狐狸的初步认识。
整体认知课,提出问题。
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理解“硬说” 的意思,从而正确句子。
找到写小狐狸硬说葡萄是酸的自然段,读通、读懂。
交流自己的理解,
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关键词: “转来转去”、“跳”,通过朗读,表演,体验狐狸狐狸非常想吃葡萄,从耐心到着急,到懊恼的心理变化。
体会小狐狸的失望、难过、恼怒。通过朗读,加强感悟。
将自己获得的感悟进行整理,回答问题。
三、
复习、
书写
1、复习本课新词。
2、写字指导:“串” 、“狐”、“狸”
反馈,奖励:一小串葡萄,一颗葡萄
读词语
观察,书写“串” 、“狐”、“狸”
,《酸的和甜的》教学案
tag: 教学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