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学汇报课反思
语文组 朱燕飞
经历了紧张而忙碌的公开课,静下心来仔细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还是有一些东西触动自己的。
首先,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对我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经过两堂课的实践,我获
得的一个最深的体会,就是要选择自己适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我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上课的各个
环节的设置都是我自己完成的,上的时候感觉上还是比较自信的,因为毕竟是自己所熟悉并能掌控
的内容,虽然中间有些环节设置不是很好,但一堂课下来整体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
在上第二堂课的时候,我的师傅陈老师给我指点了许多,确实她讲得很有道理。我上《秋天》这样
优美的诗歌,没有上出诗意,而且对于问题的设置有点泛化的感觉,如:请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或
词语,并说说理由。可能是新老师的缘故吧,我总是把问题的设置放在自己所能掌控的范围之内,
设置的问题相对而言在质量上就不是很高。听了陈老师的建议,我将这个泛化的问题改成了品读诗
歌的方法,这样似乎也符合新课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标准。应该说这样的方法教学确
实在内容的深度上得到了加强,但最致命的问题是,方法教学并非是我的特长,所以在问题抛出去
以后,我显得有点不知所措。也许我对方法的讲解不够清晰,也许是对于刚进入中学的初一学生,
这样过于理论化的东西超出了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表现得并不是很好,有的学
生甚至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由此可见,这个教学过程是失败的。
上完课之后,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先不出示方法,而是先让他们找出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然后再
总结归纳方法,最后让他们根据这些方法赏析课外的诗歌,这样的效果会不会好一点呢?也许会比
我采用的方法效果好吧,因为这样似乎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但是我本身并非擅长于方法
教学,一定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也达不到一个理想的效果。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必须探索适合
自己的教学方式,只有自己熟悉擅长的,才能将课堂教学发挥到极致。当然,自己探究并不代表我
不需要想其他老教师学习了,我以后还需多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他们身上汲取有益的经验,并把它
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其次,我发现自己对学生问题的引导方面还存在不足。当学生一个问题回答完之后,我只会简单的
补充一下,然后匆匆将这个问题结束掉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他原来
的水平,并没有因为回答问题而获得提高。这一点让我的心理感到很沉重,我渴望学生在上完课之
后,能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在思想上有所提升,但是现在的我还做不到这一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也使我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落差。所以,对学生的引导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也知道这并非一
朝一夕就能完成,这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今后,在听别的老师上课时,我会特别留意一下他们的引导方法,希望能从他们身上获得一些启示
。另外,我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来充实自己的知识量,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最后,我发现自己在上课的语言方面还不够简洁与优美。语文课应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我上课
的语言显得过于生硬,没有美感。另外,我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口头禅,我
总是会在一句话的后面加上“噢”,第一次听的时候别人会感到亲切,听多了别人就会感到厌烦,
觉得你课堂语言不够简炼,这个问题我一定要把它改过来。这也许就是上公开课的一点好处吧,平
时自己在上课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一旦在这样的场合之下,一些平时不被重视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其他老师也会帮你指出来,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是很有帮助的,对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是
有益的。
总之,通过两堂课的教学,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领悟到了一些教学的方法和
技巧。同时,同课异构拓宽了我的教学思路,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语文课不止一种上法,语文
课可以上得多姿多彩。语文课要上出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亮点!
,《秋天》教学汇报课反思
tag: 教学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