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给予树》一稿设计

《给予树》一稿设计

11-07 15:34:22   浏览次数:681  栏目: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给予树》一稿设计,

《给予树》一稿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理解“给予”和“给予树”,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

1、  出示课题,读题,书题

2、  读了课题有没有什么疑问?

3、    归纳整理:

(1)“给予”是什么意思?(2)“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二、理解“给予”

1、感觉一下“给予”是什么意思?

2、学生交流

3、能说说你在生活中有过“给予”的经验吗?你给予过别人什么?或者别人给予过你什么?
4、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

5、生读划

6再次理解“给予”

 

三、 抓住重点,深化体验。

1、“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一)紧扣“给予树”,感悟给予。

1、请小朋友找到写“给予树”的句子,认真读读。

2、哪些字词紧紧抓住了你的眼球,再想想这些字词告诉你什么?

3、交流:

1)援助中心

援助是什么意思?那么你能想一想援助中心是一个怎样的机构?联系你的生活经历以及你在生活中、书本上、电影电视上看到的,想一想有哪些人需要援助?

(2)一直盼望

一直盼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一直盼望”?陌生女孩一直盼望洋娃娃能干什么呢?(对话中穿插读)晚上——梦中——早晨——白天——

(3)卡片

小朋友们,给予树上挂满了卡片,其中有一张就是这位陌生小女孩写的,卡片上有一个她的愿望,就是这张卡片,你看到了吗?上面写着什么?学生先说再出示课件。

(4)现在你觉得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4、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陌生女孩那无比期待的眼神了吗?你们听到了陌生女孩那无比动情的呼唤了吗?此时此刻,站在树下的金吉娅会怎么想,怎么做?

5、是啊,她不仅这样想,这样做了,而且为小女孩送上了自己的卡片,如果你是金吉娅你会写些什么?

(二)深挖“矛盾处”,再悟给予。

(1)小朋友,其实我们也发现,在购买礼物时,金吉娅的心里也很矛盾,你们再读读她说的话,她此时此刻可能还会想到什么?

(2)是啊,这对金吉娅来说是一次艰难的抉择,但她最终选择了买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金吉娅这样做能得到什么,同时也会失去什么?(相机引出“如愿以偿”,感悟陌生女孩得到洋娃娃后的样子。)

(3)带着这种矛盾的心情齐读金吉娅的话。

(4)现在让我们回到金吉娅的家中再看看吧,请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5)小朋友们,这场面多么感人,多么温馨哪!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金吉娅那二十美元给予我们的,可这一切,又何止是二十美元带给我们的感动,那感动我们的又是什么?(穿插感悟课文最后一段。)

(三)再扣“给予树”,内化情感。

(1)现在,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给予树?

(2)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延伸给予,升华情感

(1)你觉得给予树应该在哪儿?

(2)播放课件

(3)朗诵小诗结束

 

 

 

 

 

教学反思:

想着下周要出去交流,今天硬着头皮“上阵”了,把“原生态”的〈给予树〉展示了,课上下来发觉有许多问题,虽然得到语文组老师的许多指点,但心头依然沉甸甸,希望在整理中有进步。

《给予树》是一篇富有浓浓的人文情怀的课文,课文写了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孩金吉娅把原本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玩具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渴望玩具娃娃的小女孩。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在凸显浓郁的人文性的同时,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为此我紧扣课题设计了三个版块。

一、直接揭题,书题质疑。在读题时指出多音字“给”,并指导“予”的书写。接着问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指名回答的太多,而且学生回答大同小异,忌泛。可在两三个回答后直接归整: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二、理解给予。主要设计了这几个步骤,感觉给予的意思,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对他人的给予或他人对自己的给予,再进入文本读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尝试过明显感觉前两步对学生理解给予并无多大作用,多此一举,可以让学生在感知时就点明意思,让学生早进入文本。

三、抓住重点,深化体验。以“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进入再悟给予,从而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同情、仁爱和体贴,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我以读划描写“给予树”的句子入手,抓重点词“援助、期盼,卡片”展开,体会小女孩的孤单与期盼,卡片及配乐触动学生的同情心与关爱心,再换位来体会金吉娅当时的矛盾心情,这本是文本的一个发光点,但由于我只考虑时间的问题,让它蜻蜓点水了,使文本一下变单薄了。尽管最后一段的处理较到位,但终究无法解决文本细腻的人文感悟。最后一环节虽然有些高调,但我觉得既然前面有问,应该有始有终,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给予树”是一课关爱、同情、愿望等集一体的代表。

 

,《给予树》一稿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