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反思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反思

11-07 15:17:12   浏览次数:919  栏目: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反思,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反思

今天,,我领着孩子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课前,我认真地朗读了课文,发现让学生理解孔子和老子让人敬重的品行有困难,于是我把这一点作为学习难点,准备上课时重点解决。

在突破难点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理解重点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我请了几个平时不读书的学生,教给他们怎么读,经过努力他们终于能正确地读下来了。看到他们露出了笑脸,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接着,我提问:“读了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有些同学抓住了“上千里”说洛阳和曲阜离的太远了,有些同学抓住了“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来讲路上的艰险,我问他们:“你们想象一下孔子会在路上遇到什么困难?”他们也说的很好。还有的学生抓住了“几个月”来说,说“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天可以,几个月就太困难了,我心里一阵高兴,我的目的达到了。这时还有一个同学在举手,我一看是平时总不认真听讲的叶祥仕,我想:他举手了就让他说吧。于是我示意他来说,他说:“为什么孔子不坐马车,而要走路?”“你怎么知道的?”我连忙问,同时心里掠过一丝不安,我备课时并没有考虑这一点。他指指书说:“书上写‘终于走到了洛阳’”,这时同学们有的面露难色,有的看着我等待答案,更多的已经忍不住开始讨论了,我有几秒的迟疑:是我简单地说几句搪塞过去,然后按教案往下进行呢?还是让他们自己解决?他们自己解决会耽误时间,有可能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最后,我决定把这个绝好的机会让给他们。我笑着说:“叶祥仕真厉害,给我们提了这么好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些难,你们能解决吗?”这下孩子们一下有了精神,大声说:“能!”我马上说:“那就先讨论一下。”话音未落,他们就已经开始了。不一会儿,举起的小手如云,他们有的说,孔子没有马车;有的说,孔子如果骑着马,会把马累坏的,因为走了几个月,又要日夜兼程;有的说,孔子很爱惜自己的马,所以不骑。这是叶祥仕也举起了手,我倒真的有些喜欢他了,就让他来说,他说孔子走路表示拜老子为师是有诚意的,所以书上说老子迎候孔子,也可以看出孔子的谦虚。多精彩的回答呀!我带头给他鼓掌,他在大家的掌声中骄傲地坐下了。我暗暗庆幸,今天又看到了一个同学地成长。在叶祥仕的启发下,同学们的发言更是精彩,他们很自然地提到了孔子和老子高尚的品行。难点就这样在轻松中解决了。

这节课与其说是我讲了一节课,不如说是孩子们给我上了一节课,使我真正懂得了教育无处不在的道理。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的治学精神和老子的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在教授这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第一课时让学生掌握好生字词语,第二课时以一个问题贯穿全课: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1、学生先找出句子。2、在旁边写出你认为这个句子体现了孔子或老子的哪些品行?3、同位交流。4、指生说,请生说出是从这个句子中的哪些词语中能够看出孔子或老子的品行的。学生们第一次做这样的批注,所以,我没有催促他们,而是一边巡视,一边指导,发现他们出现了偏颇,立即纠正方向。当最后,请生交流时。我又采取了直接得星的方式,刺激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很好的完成了本节课找出孔子和老子品行的目标。

   在阅读中,我们就孔子的品行的“谦虚好学、孜孜以求”来找到具体的句子进行交流。在句子中找到“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风雨兼程”这几个词语来理解课文。“相距上千里”说明路途遥远;“风餐露宿”说明孔子在路途中吃了很多苦,但是决不放弃;“风雨兼程”说明了孔子求学的迫切。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了解孔子。读读他的名言和让学生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不但我们中华民族敬仰他,连外国人也崇拜他。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伟大的人物形象。

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以“孔子是怎样拜老子为师的?”作为引线。让学生去读懂课文,找出重点词句。学生普遍都能找到,还能讲出孔子拜师的艰难。然后再问你喜欢孔子还是老子?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喜欢孔子。因为孔子有礼貌;有的学生说喜欢孔子虚心,自己都远近闻名了,还要向别人学习。而有的学生则喜欢老子,因为老子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孔子,他很无私等等。学生们还提出了各自喜欢的方向,当学生说到“孔子是个有礼貌的人”时,我结合“孔子和老师不仅学问使人们佩服,人们还很敬重他们的人品。”这一句感悟在孔子老子见面的一幕中,老子也是彬彬有礼的一位学者。这样,学生能从简单的语句中挖出深刻的道理,了解到孔子和老子知识丰富,还很有礼,所以我就势总结到我们的学习与做人,一个人要想受到人们的尊敬,需要丰富的学问,但只有学问还不够,还要有好的品行。再联系现实生活,同学们每天上学、放学见到老师时是怎么做的?让他们自由说说,从而教育学生学会礼仪,是一种美德。

另一个拓展是理解孔子的话中“学习是无止境的”这个句子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有的学生说:我学琴考了3级,还要考更高级。有的学生说:我妈妈一直在学习,她现在正在读夜大考会计专业呢。还有一个学生说:我妈妈是老师,虽然她知识渊博,可她还在坚持学习,每天都还看书呢。学生理解得不错。我不特意介词了毛泽东主席晚年在病床上还坚持看书,后来眼睛不行了,还让警卫读给他听。然后归纳出:世上的学问是学不完的,我们要虚心好学,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反思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