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画杨桃》教案(公开课)(第二课时)

《画杨桃》教案(公开课)(第二课时)

11-07 15:07:59   浏览次数:239  栏目: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画杨桃》教案(公开课)(第二课时),


  《画杨桃》教案(公开课)(第二课时)
 
《画杨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图

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

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启发大家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结果,从中受到科

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根据课标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难点是从课

文内容中体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并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

写,怎样把一段话说清楚。

教学目标阐明(三维)

知识与能力:

1、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理解“嘲笑”、“审视”、“和颜悦色”、“教诲”。

1、朗读课文,背诵第18自然段老师说的话。

2、培养学生读中感悟的能力, 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理解老师的话,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并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神态、动作、心理

、语言描写,把一段话说清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维方

法的教育。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策略:

我认为习作要顺利的起步,必须从阅读优秀作品中学习积累语言、习作表达方法入手。《语文

课程标准》在3-4年级学段“习作”目标中也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那么,如何在读中悟写,让读

和写有机结合起来呢?我在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阅读课文时,抓住重点

词句、段落,通过朗读、理解、感悟,来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和准确表达的方法。如:

在教学3—18自然段时,抓住文中的老师发现学生看了作者的画后引发嘲笑时的系列动作“看

、坐、审视、回到、举、问”等进行体会,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观察人物非常细致、表达十分准

确。这样把这位老师治学严谨,教育学生以理服人的品质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引导学生学习

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反映人物内容活动的表达方法。二是在关键地方创设情景

,练习说话和写话,达到以读促写,以读导写的目的。比如,当文中的同学对老师的话已经有

了正确的理解并受到启发教育时,我借机引导学生的回忆自己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并创设

问题情景:“当我们嘲笑别人和被别人嘲笑时,当我们误解别人和被人误解时,我们是怎么想

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同时,我再适时予以指导,让学生学会在表达时抓住人物的神态

、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这样,学生就会有内容表达了,并且善于表达。从而达到从读中悟

写,让读写结合,让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习作顺利起步。

教学媒体:

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物杨桃、五角星形的杨桃图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设疑激趣

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2、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这是怎么回事儿?

3、学生回答后教师过渡:是的,“我”是这样做的,而且“我”是认认真真的看,老老实实

地画,结果“我”把这幅画交上去时,同学们是怎样的反应呢?

二、感受嘲笑  体会做法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3—5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

 2、体会同学们第一次的嘲笑。

(1)学生交流后让学生读读文中同学们嘲笑的句子。

(2)体会同学们嘲笑的语气。

a、引导:你们什么时候会哈哈大笑过?你们的这种笑和文中的哈哈大笑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b、学生回答后板书。(嘲笑)

(3)指导朗读:有了这样的体会,谁来读读这两句话?

(灯片出示句子)“杨桃是这个样子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方式:指名读——体会——评价——再读——齐读)

3、理解老师的态度和做法

(1)听到同学们的嘲笑,老师没有笑,他是怎么做的?

(2)学生交流文中的那段话。

(3)指导学生理解“审视”。

在老师这一连串的动作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师和同学们的态度截然不同?(审视)让学生把

老师当作杨桃做做审视的动作,其他学生观察后描述并评价。

(4)同学们想想:老师这一看,会有什么发现?

三、深入研读  悟情明理

1、教师引入:是的,正因为有了这一发现,所以,老师举起了“我”的这幅画,(师举起画

成五角星的杨桃图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2、同学们拿起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7——17自然段,边读边做上记号。

3、同学交流,了解同学态度的变化。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1)出示两次对话,学生交流。

(2)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段对话,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什么?

(3)引导学生体会、交流后小结:前一段对话回答得很简单,很干脆,很坚定,同学们还在

嘲笑;后一段对话里有很多省略号,同学们的语气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板书:吞吞吐吐),

是知道自己错了的表现。

(4)指导朗读,学生评价。

(5)教师举起画和一名同学合作读后,同学分角色朗读。

4、朗读、理解老师神情的变化

(1)指名读文中的语句。

(2)思考讨论:

a、当老师审视了讲桌上的杨桃,听见同学们还在嘲笑“我”,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为什

么变得严肃呢?

b、这段话中哪个词说明了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一会儿?(半晌)半晌的时间有多长?在这

半晌的时间里,老师既没说什么,也没做什么,如果你就是文中这位老师,你在考虑什么呢?

c、老师想出的一个好办法是什么?

(3)出示杨桃实物,让学生从杨桃的一端仔细观察,并把看到的结果跟同位交流。

(4)想象:如果你们就是这些嘲笑别人的同学,看到刚才的这一幕,你们想说些什么?

(过渡语:听了你们真情的话语,我分明感受到你们心中的那一份歉意。看到同学们都认识到

[1] [2]  下一页

,《画杨桃》教案(公开课)(第二课时)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