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案例
3月16日,我在本校执教了《小虾》一课的第二课时,重点教学课文三、四自然段,让学生感悟细节描写,并指导运用细节描写描述一熟悉的动物吃食或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一、复习。
1、出示含生字的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认读。
空隙 撒落 甚至 一副钳子 搏斗 猛烈 虾卵
2、出示生字,齐读,“开火车”组词。
隙 撒 甚 副 搏 猛 烈 卵
3、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师引读第二自然段描写小虾样子的句子。
二、学习课文3、4自然段。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围绕哪一句来写?
指名回答。
2、轻声读,表演小虾的动作,体会:为什么作者觉得小虾很有趣?
指名说。
3、指导朗读写小虾吃食小心翼翼的句子。
(1)指名读。
(2)师稍加展开描述,帮助学生体会,加上动作读。
(3)齐读。
(4)引导学生悟出写作要领。
师:这一句话把小虾吃食的过程写得很具体,你发现了其中的写作秘密了吗?
指导学生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加上三角号。
指导学生找出动词,在底下加上小圆圈。
指出象这样按照先后顺序,借助一些动词把一个细小的环节展开来写,就是细节描写。
(二)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象这样的描写第4自然段也有。出示第4段。
1、这一段话写什么?
2、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
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把小虾生气的样子写具体了?(找、画)
3、学习后两句。
师:小虾的脾气确实不好,连同伴都遭殃——(生接),而且搏斗很猛烈——(生接),我们可不能学它们。
4、齐读。
三、赏析学生摘录的段落及学生的优秀习作。
学生摘录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按顺序来写也不一定要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体现过程即可(避免生硬感)。
学生习作的后两篇让学生分析:两个同学都写得很生动,哪个地方展开写会更好?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在文章中做记号。
1、鹈鹕的嘴巴又宽又大,嘴下面还有一个皮质的“大口袋”。当它捕鱼时,总是连鱼带水一起吞到嘴巴里,然后合拢嘴巴,将水挤出来,只把鱼留下来,吞下肚。 (黄榕摘录)
2、傍晚,我给它准备了丰富的晚餐,有菜叶、黄瓜,还有葱叶。我发现小蝈蝈最爱吃葱叶。我刚把葱叶放进笼子里,它就猛地跳起来,四肢紧紧地抱住葱叶,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着吃着,它突然停了下来,向四周看了看,然后紧紧地抱着大葱,好象怕有人把大葱抢走似的。(泽众摘录)
1、它们有的头上长着一撮黑斑,像顶小黑帽,有点绅士的派头。不过,它们一点也不绅士,每次我去喂食,它们就一哄而上,争先恐后地抢着吃。吃饱了,它们就是一个字“玩!”它们一会儿在水草中、假山里窜来窜去,一会儿又不停地吹泡泡,还好几次浮在上面,一动不动地来吓我。(张睿习作)
2、小鸡吃东西的时候,常常一起吃,它们把自己要吃的东西堆在一起,要是其它小鸡来抢,就会被赶走,好像在说:“这是我的财产,休想拿走。”先吃完的小鸡总是会“叽、叽、叽”地叫,好象赢得了一场大赛。小鸡真可爱呀!(昱丞习作)
3、哈巴狗饿的时候就会把舌头伸出来直发“h、h、h”。见了它这可怜巴巴的样子,我扔一块骨头给它吃。它猛的冲来,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它吃东西的时候,总是趴在地上,慢慢品尝。(君奕习作)
1、最有趣的要数小狗吃东西了!它吃东西的时候。装做大户人家的样子,很文雅地吃起来。最后,我扔一张餐巾纸给它,它就擦嘴巴!(育姗习作)
2、它喜欢和同伴抢鱼食,只要抢到鱼食,它就会得意洋洋地摇尾巴。(晨馨习作)
四、布置学生练笔,写动物吃食的过程。
教后感:一直以来,总感觉自己的课很平淡,除了我不喜欢一些花俏的形式外,一定还另有原因。总是推不出课的高潮,寻不到亮点……此外,类似这样的课,既要阅读教学,又要习作训练,感觉“一路匆匆”。阅读教学如果经常结合的习作练习固然是好,但课堂挤不出练笔的时间,惟恐加重学生的负担,应如何把握会更好些?
,《小虾》案例
tag: , 北师大版第六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六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北师大版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第六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