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北师大版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九册语文教案《迟到》教案之三

《迟到》教案之三

11-07 15:34:22   浏览次数:674  栏目:北师大版第九册语文教案
标签:北师大版第九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迟到》教案之三,

《迟到》教案之三
山东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 蒋文杰
 
 
 
 
  
  教材分析
   《迟到》是第九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

亲痛打一顿后心存怨恨。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

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上学迟到是一个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每一位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著名作家林海音在叙述

这件事情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和父亲的做法、态度细致刻画出来,将一个一年级小学生

雨天迟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发展,娓娓道来,告诉人们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能使自

己很快地成长起来。
   本文语言平实,条理明晰,有铺垫,有高潮,有发展,有尾声,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

,以小事见真情,让读者领悟到了父亲对孩子严厉而又深切的爱。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个性化行为,它是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阅读教学

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在

阅读实践中,应坚持以“读”为主线,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

体验。根据本单元教材特点,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积累,我设计了“在

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自读、精思、感悟、鉴赏、共鸣的

学习过程,突出“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的设计特色,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

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习

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

、先总结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

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

情。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读文音乐,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上学有没有迟到过?迟到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是怎么对待你的?你怎么

看待迟到这一现象?学生交流。
   2.师: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是一个经常迟到的孩子,

她写的《迟到》一文,让我们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们读后一定能受到启发。板书课题。
   3.小组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二、速读梳理,理清思路
   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作者林海音的父亲是不是一位好父亲?
   2.同位互相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清除字障、词障,扫清阅读障碍,重点检查是否把字音读

正确、读流利,教师对易读错的字进行检查。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引导学生从“主要内容——所写事情——文中人物”等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如,

我读懂了,这是一位对我要求很严格的父亲,这是一位很疼爱我的父亲。教师评价,总结所读懂的内

容是否正确,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等。
   4.围绕“上学迟到”这条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全文整理为

四个部分。
    (1)我有赖床的习惯,恰逢今天下雨,我干脆不起来了。
    (2)父亲严厉地惩处了我,而结果是,我上学也迟到了。
    (3)上课的时候,父亲给我送花夹袄来了,我感受了到父亲默默的爱。
    (4)从此以后,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学生。
   5.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计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父亲为什么要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三、细读解疑,品读感悟
   1.师:林海音的父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2~17自

然段,标出关键句段,体会小海音是如何犯下这个错误的,她又是如何对待这个错误的,父亲是什么

态度? 
   2.小组合作学习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运用以前学过的“前后联系、品词析句”等方法进行阅读,思考

“质疑”中提出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师巡视、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以引导点拨,力求让学生能理解全面、深刻,

同时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汇报读文、自学情况
   1.解决第一个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父亲打我很狠?
    师:你从哪儿能读出父亲打“我”很狠?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语句,仔细体会。
    (1)课件出示:“爸气急了……我挨打了”
      A.生读,标出表示打的动作、声音的词语:拖起来、抄起、倒转来拿、一抡、咻咻,

体会父亲打得非常用力,打得很狠。
      B.师:父亲在盛怒之下,抄起鸡毛掸子倒过来拿,高高的一抡,就一下又一下地抽打

在了小海音稚嫩的皮肤上,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带着感情读读这句话。
    (2)课件出示:“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我是怕同学们看见了要耻笑我”
      A.师:当小海音哭泣着坐在车上,检查着红肿的伤痕,她是多么伤心,多么难过呀!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B.师:难过之余,小海音还要把伤痕遮起来,她怕同学看见了会耻笑她。她是多么委

屈呀!再读
      C.师:伤痕刺痛着小海音,当她再次注视着这些红肿的伤痕,不禁想到,别人家的爸

爸像宝贝一样宠着孩子,而她的爸爸竟然下手这么狠,她真是有些怨恨父亲了。再读
   2.解决第二个问题:父亲为什么要出手这么狠地打我呢?
    (1)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居然有勇气不挪动”
      A.生读,体会以前小海音就天天迟到,今天因为下雨,竟然不想上学,要逃学了,这

些表现让父亲忍无可忍。
      B.生再读,抓住关键的字词体会,父亲为什么会狠狠地打我? 
        吓了一跳——说明太晚了,太不像话了。
        硬着头皮——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可还在找借口。
        居然没挪动——知道一个字的命令可怕,还不挪动。
    (2)师:吓了一跳的妈妈来催促小海音去上学时,她提出了不上学的要求,爸爸瞪着眼,

让小海音快起时,她还在硬着头皮为自己找借口,明明知道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可小海音还是没挪

动。同学们猜一猜,小海音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
    (3)师:是呀!不去就不去吧,才一天,这么小的孩子,没什么吧?可父亲为什么还要狠

狠地打她呢?体会:因为“我”的表现太令人生气,更因为父亲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狠狠

[1] [2]  下一页

,《迟到》教案之三
《《迟到》教案之三》相关文章

tag: , 北师大版第九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九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北师大版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第九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