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从小手林立到哑然无声《春笋》研究教学案例的再思考

从小手林立到哑然无声《春笋》研究教学案例的再思考

11-07 15:19:47   浏览次数:459  栏目: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从小手林立到哑然无声《春笋》研究教学案例的再思考,

从小手林立到哑然无声《春笋》研究教学案例的再思考
从小手林立到哑然无声

——《春笋》研究教学片段引发的思考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宋华玲

【案例描述】

早就期待上本学期的第一篇课文,从平时跟学生的交谈中,我同样感受到孩子们也非常期待上《春笋》这一课。我暗暗下定决心,新学期的第一篇课文一定要一炮打响。让自己教得顺手,学生学有所得,学得开心。为此,上课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研读,为了突破课文中的重难点,我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和方法的改动,为了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春笋的样子,理解“裹”、“浅褐色的外衣”和“嫩生生”等词语的意思,我还特意到超市去买了春笋。经过这一番精心的准备,星期一的早晨,我信心满满地走进了课堂。心想,一场精彩的好戏就要上演了……

    在保证学生消除阅读障碍之后,我给学生播放了一阵春雷的声音,结合生动的课文插图,同时进行语言描述“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中去。继而发问,“躺在泥土中的小春笋是怎样长出来的?”学生自然找到了接下来的这句话,“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这句话是感受小春笋顽强生命力的关键,尤其是“冲破”和“掀翻”这两个动作显示了春笋不可阻挡的气势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顽强生命力。如何让学生通过理解这两个词来感受春笋的顽强生命力,这在课前我早已想好。理解“冲破”,我采纳同行的成功做法,通过让学生把自己的小手当作春笋,来冲破一张白纸的做法感受小春笋要费多大的力才能冲破比白纸重、硬得多的泥土。理解“掀翻”,我先让学生说说“掀翻”的意思,再给他们看我找到的图片,大石头底下长出的春笋,来感受春笋惊人的生命力。现在,我当然依计行事。当我提出谁愿意来当当这个冲破泥土的小春笋时,几乎是所有的孩子都把小手迫不及待地举了起来,看着他们一张张兴奋的脸庞,我在心里暗暗自喜,看来,一个课堂小高潮就要掀起来了。我随机点了一个学生上来,这个学生欢天喜地地跑了上来,可是与此同时,其他学生立刻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趴了下去。这个学生在台上用手用力冲破这张白纸时,其他的孩子观察得还是比较仔细的。实验做完之后,我问这个做实验的孩子,有什么感受?她也说了出来,很费力气,不容易。当我再转而去问其他学生,一张白纸,我们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才冲破,那白纸跟泥土比起来,谁更硬、更难冲破?你有什么感受?说说看时,刚才还林立的小手立刻都放了下来。原来,他们以为老师还要再做实验,听了我的问题才反应过来实验已经结束,现在是谈感受的时间了。这样的冷场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上完课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从小手林立到哑然无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案例分析】

当课堂教学出现问题时,我一般都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定是自己的教学设计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具体实施的不顺利。可是问题又出现在哪儿呢?别人的成功经验为什么到了我这儿就不成功了呢?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再回想回想上课时的情景,我隐约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

一、实验本身的严密性值得考虑。

    下课之后,回到办公室。我习惯性地跟办公室的其他语文老师说起了我课上的尴尬和自己的困惑。以期得到一些经验之谈和解除困惑的启发。同仁的讲解给我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让我受益非浅。一(6)班的田老师,从教二十余年,有着丰富的低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在我们所有人都对教研员介绍的这种用手冲破纸来帮助学生体会“冲破”这个词语所蕴含的春笋不可阻挡的气势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顽强生命力时。她对这种方法提出了疑议。她说,就泥土和纸张的构造来看。泥土虽重但是是有缝隙的、松软的,尤其是在春天下过雨之后。而纸张虽不重,但纸质柔韧性好,并不容易冲破。这两样东西并不存在多大的可比性。用纸张来代替泥土并不是很科学。新颖的教学手段并不见得就好,实验本身的严密性其实也需要商榷。听了田老师的一番见解,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看来,在设计教学思路,寻求方法攻克教学重难点时,切不可一味地寻求新颖,也不可看别人的方法新鲜,就头脑一发热,想都不想就搞拿来主义。最重要的是要静下来想一想,这种方法能不能很有效地解决问题,用在这里会不会牵强附会,这种方法本身存不存在问题。

二、忽略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

课堂上,当我说咱们来做个小实验时,很多孩子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当我说让咱们也来当一回小春笋,去冲破泥土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跃跃欲试,就连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孩子也把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学生的积极性可谓是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如果说,这也是一项学习任务的话,那它显然比平时那些单纯用语言表达去完成的任务要有意思得多,也简单得多。应该说,在进行这项设计时,我忽略了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尚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更容易被具体的、生动的事物所吸引。低年级孩子感知事物的目的性不够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他们首先掌握事物的整体,常常忽略比较精细的部分。如活动的教具、色彩鲜艳的图画等新异刺激物,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并被首先感知。低年级孩子的注意还很不稳定,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具体直观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但任何新异的刺激,也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他们的注意还经常随情绪的变化而转移。小实验这种学习形式生动、有趣,按理来说,它应该能够起到降低理解难度,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感受课文形象特点的作用。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它同时又存在转移学生注意力的问题。学生更关注的是实验过程的好玩、有趣,却忽视了实验的最终目的。

三、教学手段的选择和实施要让师生在教学目标的牵引下进行。

课堂教学是师生围绕本节课所确定的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知识的获得、加工、输出的动态过程。优化这一目标的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动态过程,获得最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时,它还能反映教材本质内容的定向信息,提高学生定向思维的能力,使其思维之流始终在定向的河床中行进;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避免盲目性、无中心或多中心,使之成为一个方向感极强的可控过程,从而使语文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他所创立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种使教学目标可观察、可测量的系统化科学理论。布卢姆等人对教学目标编制意义的研究结论认为:编制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1)要求教师十分认真地思考他要帮助学生去实现的变化;(2)帮助教师识别不重要的目标并辨认出遗漏的目标;(3)明确表达的目标能帮助教师确定学生的适当位置;(4)有助于挑选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的方法、材料与经验;(5)清晰表述的教学目标提出了评价学生成绩的最直接方法;(6)有助于确保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

看来,只有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全面、客观、切合实际的定向之后,才可以科学地选择教学手段。教学目标实施流程中的定标导向环节意在使师生共同认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师生的教与学按照教学目标的指向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来进行,以有效减少和控制教学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和无效劳动。心理学实验证明,有明确的目标较之无明确的目标,可以节约60%的时间而获得相同的学习效果。良好的定标导向,还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之前形成正确的学习定势,激发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期待。教学目标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掌握。正像布卢姆所说:“教学之前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还可以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对比较松散的材料进行组合。”教学目标既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通过明确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师生也就明确了教与学的方向,而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开展教学活动,就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当然,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局面,不能怪学生。归根结底还是教师这一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缺失了“展标”的环节,没有让学生明确做这个实验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实验的目的,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做,而不是更关注实验本身的好玩、有趣。

四、备课要两条腿走路,不仅要背课文,还要背学生。

教师首先备教材,读熟课文,挖掘课文中有价值的内容,然后制定教学设计,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有用的问题。其次,备学生,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备课时,联系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这样学生不但对教师的教学感兴趣,课堂活跃而且还可以学到新知识,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第三,备自己,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对教材的内容熟练的掌握,如有不清楚很模糊的情况,或者自己不知道,不了解的相关内容,教师也会自觉地去查阅资料,弄懂相关的问题。这样,既可以熟练的掌握教材,也能够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风格,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个性,教学风格来设计教学过程,这也是备课的重点。这一教学经历再一次警醒我在选取怎样的教学手段来攻克教学重难点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方法的选择,切不可顾此失彼甚至赔了夫人又折兵。
 

,从小手林立到哑然无声《春笋》研究教学案例的再思考

《从小手林立到哑然无声《春笋》研究教学案例的再思考》相关文章

tag: 教学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