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广射虎》……
前段时间,听了张老师的一节《李广射虎》,对其中这部分的处理很是欣赏:
1、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出示李广射虎动画。
2、李广将军为什么要射虎呢?让我们自由朗读第三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射虎的时间、地点、李广为什么要射虎)
3、李广将军为什么会以为这是一只老虎?
(因为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4、李广将军以为前方有虎,他是怎么做的?
(读课文中的“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
,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5、找一找,哪些词语写了李广将军射虎的动作?
(“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6、大家都知道,老虎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在如此凶猛的老虎面前,如果李广将军的动作慢了一些,
会有什么后果呢?谁来想想当时的情景,读一读这句话?
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李广将军在紧张的气氛下,射虎的动作连贯而又迅速。
7、“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嗖’的一声”,说明了什么?
8、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
、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9、读了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塞下曲》这首诗哪两句话的意思?
10、学习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我们也明白了《塞下曲》这首诗一二两句的意思,现在,我们用同样的
方法读一读第四段,相信你很快就能理解三四两句的意思了。
【阅读教学要通过一次次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达到解读文本,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的目的。
其中有一点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要使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得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
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学会学习。
学生原来学习“文包诗”的过程中,已初步领悟和掌握了“诗文对照、读懂诗意”的学习方法。在学习
《李广射虎》时,张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自读自悟,在新知学习
过程中通过自我回顾,自我发现、自我总结归纳得出新的学习方法: “理解关键词”,从而形成了文包
诗这类课文规律性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诗文对照、理解关键词、读懂诗意。】
你读懂了哪些词的意思?
“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没在草丛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
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11、李广将军能把白羽箭深深地射入石头中,你佩服他吗?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将士,你会说些什么
?
12、你能体会将士们的心情,读出将士们的惊讶和对李广将军的佩服吗?
13、你们佩服李广吗?让我们想着故事的经过再读一读《塞下曲》。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李广射虎》整个教学过
程,张老师把学生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用充
分的时间让学生诗文对照自读自悟,分组学习,讨论交流。学生交流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交流
方式,或读、或讲、或演、或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多种方式反馈自己的学习所得。教
师在这一过程中,尽量只是适时地点拨,对文中重点的部分在点评的过程中重锤重敲,如引导学生领悟
李广“引弓”时的一连串的动作,努力体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听《李广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