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教案
(注:主备教师不必填写个性修改部分,使用教师必须补充个性修改才可使用。)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第( 1 )课时
主备
教师
使用
教师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2.初步掌握品味语言的能力;
3.理解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语言美;
2.通过对文章的学习,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
3.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任务
定位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及比喻中蕴涵的哲理。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
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学具准备
预习本
教 学 设 计
个性修改
一、导入
同学们,作为中国人,国歌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师生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创作的。(师生齐读课前板书的课题。)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创作背景及作者李大钊。当时的这一段历史你知道多少呢?(背景,学生回答,见教科书上有: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叹息、苦闷、彷徨。这时候,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预见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号召更多的人投入救国救民的队伍,使救国事业成为全民事业。)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中华民族千疮百孔,步履维坚。李大钊,你又知道多少呢?(学生回答:个人简介,可以背诗,可以讲他之死等等。适当插入鲁迅对他诗文的评价:板书“革命史上的丰碑”)
过渡语:是的,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下面大家开始朗读他的遗作,去感觉他的心跳和呼吸。
二、整体感知。
1.播放专题《品读<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节目视频,欣赏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示:朗读的语言应该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3.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逼狭 崎岖 阻抑 险峻 一泻万里 奇趣横生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4.请学生起来当老师带读。
5.全体学生齐读词语,并解释个别的词语。如逼狭、如是、阻抑等等。
三、品读课文
过渡语:对于“国运”,李大钊指的当然就是中华民族的国运,开篇却从什么谈起?板书:人类历史道路→民族生命进程→人类历史生活→中华民族史路(教师:在第四自然段点出题目)→中华民族精神 范围逐渐缩小,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作者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描述的呢?(学生回答:是巧妙的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来说理。)
1.学生分组找比喻,前三个组找前三个自然段,后三个组找四、五自然段。
2.交流、讨论: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回环曲折,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
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
过渡语: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很好的阐释了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样的精神?(学生回答:民族精神,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勇往直前的精神。。。。。。)
3、趣的理解。 李大钊就是这样,“求乐的人生观,才是自然的人生观,真实的人生观。”(小黑板显示)引出“趣”,学生迅速找出含有“趣”字的短语或句子。(学生找出并读出来。)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指经历艰难险阻之后的快乐,是一种奋斗的幸福。)能不能用警句、诗句、谚语来更好的解释解释: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 吃一堑,长一智
E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F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小结:表现作者的是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有人认为中华国运已不再是艰难,因此雄健的国民,雄健的精神已没有二十世纪初那么迫切。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同学们先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谈谈“雄健的精神”。(学生回答: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也拿出这种雄健的精神,那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可屹立于世界。例如:08年大地震、雪灾。。。全体中国人众志成城,是08年“感动中国”群体奖当之无愧的。)
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阅读全文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说一说,大家好交流一下。
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同学之间可以交流;教师向学生提间,学生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
3、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这些虽然与李大钊所处的时代条件已完全两样,但是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
tag: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