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说明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105页,106
页的内容。 方程的意义。
2、教材简析: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因此教学方程的概念要从等式讲
起。教材中首先通过天平演示,说明天平平衡的条件是左右两盘所放物体的重量相符,由此引出等式。接着再通过实例引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以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进一步借助集合图,说明等式与方程这两概念的关系。
因此方程的意义是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所以对它的理解是重点,教学时可设计如下五个层次:(1)复习引入,激趣揭题;(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动手实践具体感知;(4)交流讨论抽象概念;(5)巩固应用形成技能。这个层次是按照“实践——认识——实践”的认知规律设计的。
3、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等式,掌握方程的意义,明确等式与方程的
关系。
(2) 智能目标: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探讨交流,培学生抽象、
概括、发现创新、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养成学生团结协作、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建立方程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实践操作,演示课件,学生观察分析,相互交流等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趣揭题
该环节主要复习与新知识有间接联系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铺垫搭桥,以旧引新,揭示课题,出示知识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设计如下:
今天我们武大附小五(四)班50位同学有幸到附家坡小学来上这节数学课,还有这么多老师来光临指导,谁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下现在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人?(板书:50+
x)
这是我们上节课学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数量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
新的知识“方程”。你们想了解方程的哪些知识呢?(学生自由说)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方程的意义”(板书课题)
★这样设计贴近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带着各自的疑惑
进入学习的气氛。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先展示天平,然后以动画形式分别让两只小鸡跳到天平左盘(重
量分别为300克、200克),一只500克的小鸭跳到天平右盘,天平摇晃后平衡。
2、让学生说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3、试用式子表示天平的平衡情况(板书20+30=50)
★由学生的观察—情景的描述—平衡的观察—等式的表示,直观具体,生动
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动手实践,具体感知
(1) 分组操作,初步感知
分别为9组同学提供天平、砝码、贴有重量标签的食品、未贴有重量标签的食品及答题卡等材料(每组食品、砝码的重量不同),如有的组给的是40克花生、10克瓜子、50克砝码等,有的组给的是未知重量的大米(实际是20克)、80克玉米、100克砝码
。让小组通过操作使天平平衡并试用等式表示出来。这样通过让学生分组操作天平,使之平衡的过程,真正明确天平左右两盘的重量相等,可以用等式表示,理解等式的含义,明确得出表示各组天平平衡的不同等式。
★这样设计,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一个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发现创新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含义,亲自感知多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来源,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不生硬的塞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让学生大胆发现规律,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2) 探究交流,抽象概括
① 让9组代表分别上台向全班交流本组讨论结果,并将写有不同等式
的9个答题卡贴于黑板上。
② 让全班观察黑板上共有的10个等式的特点。试将他们分类并说明理
由。(到讲台前边移动答题卡边说理由)
这样学生分出两类:全是已知数的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这样设计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大胆设想、敢于发现、抽象概括的机
会,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体会到自己获取知识、发现知识的成功乐趣。
(3)结合实际,深化概念
①多媒体出现3个篮球,每个篮球X元,共234元一图例,让学生由观察到说明图意。
②会用等式表示图意吗?(板书3 x = 234)
③ 让学生说说3 x = 234应归到黑板上写的两组等式的哪一类?为什么?
④
让学生比较最后一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一类与全是已知数的等式一类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点?与复习中50+x一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点?
⑤ 问学生:你们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什么吗?
点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学的方程的意义(板书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叫方程)现在大家知道什么是方程了吗?
⑥ 问:如果有人随便给你一个式子,你们怎么知道它是方程呢?(必须是等式,还必须含有未知数)
★这样设计,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观察思考、分类概括、揭示规律的机会,使学生在用眼、动脑、动口中发现新知,展开思路,实现认识的飞跃,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4) 反馈内化,构建体系
在学生有了方程与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及全是已知数的等式的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先判断一组式子是不是等式,然后再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方程,使学生发现找方程实际上是从等式里去找,这样让学生发现方程是等式的一种,等式包括方程。再用多媒体设计集合图的表示法,帮助学生理解方程与等式的联系。
tag: 教学 ,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