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的色彩》教学反思(校内交流课)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文章,主要讲的就是三只小鸟是如何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围绕这个有趣的问题,每只小鸟都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从而感受春雨带给大地不同的变化。
今天的课,我是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主要学习小鸟们的对话。我是这样构思的:
一、复习字词
二、创设情境:以春姑娘的角色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小鸟,让学生来充当小鸟们的角色,进而感受整个语言环境。
三、品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逐个分析小鸟们的语言,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其的美。
四、句式练习:
1、用“因为……所以”来说说小鸟们为什么要这么说?
2、春雨落在( ),( )就绿了。
3、春雨是( ),你们瞧,春雨落在( ),( )就( )了。
五、指导书写“红 绿二字
尽管这些设计,我觉得还是挺满意的,不过这节课还是有许多值得今后好好思考的地方:
1、评价语太单一,不够激情,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是啊,这个简直是一阵见血,因为我本来就是个语言很有限的人,有的时候学生们精彩的回答,我只是给予了“好、不错、真棒”这样再平凡不过的评价语,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的心中必须要有对学生肯定回答的至少10种不一样的评价吧!可是我没有,只是一带而过,看来这些方面真的要下苦功了!
2、整个教学的每个环节犹如“蜻蜓点水”一样,没有深入到面里。我想这是所有新老师都头痛的一个问题吧,因为我们在教学时都无法很好地挖掘教材,只是“有点而没有面”。就如同我教学小鸟们的争论时,只学习小燕子的的语言中认真的请学生们一起朗读过,其他的麻雀和小黄莺部分就甚是简单了。其实,完全不需要考虑时候重复,低年级的训练重点不过就是朗读再朗读。所以在后面的表演中,要不是学生们事先读过,在本次课堂上是根本不可能脱离书本进行表演的,没有读哪来的演呢?
3、紧张,导致整堂课自己都无法进入角色,更别说带动学生了。
许多老师在我上完课后,都问了我同样意思的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很紧张?”是啊,连我自己都没有发现,原来我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竟然落了一道题目“( )颜色”。
我确实很紧张,不是怕,是在想自己的教案、自己的课件、自己怎么操作……好像很多的事情在大脑中转,其实这就是自己的不自信。这就是一个不成熟的表现,我想当时自己的表情都很僵硬的。看来,还是缺少锻炼,还要卯足了劲,好好努力!
4、在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时,只需要三只小鸟的觉得,不需要作者。因为有了作者以后,小鸟们的争论那就不是争论了。可是,连我自己都觉得奇怪,为什么三只小鸟只有几个人愿意扮演,可一说到作者时,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思前想后,我觉得可能是作者不用站到台前表演,只在“幕后”工作的缘故吧!
5、在教学“红”和“绿”字时,我似乎很习惯地书写绞丝旁的“撇着”,可是细心的老师发现,我在第一个书写时还是对的,第二次竟然把“撇着”给分开写了,这明明就是一个连笔。
6、在设计这课时的教案时是否科学合理安排了?
其实一节语文课,并不是只有第一课时集中识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的方法的。完全可以进行“随文识字”,也许可以计划在第一课时学习第1、2、6自然段,体会了春雨的声音之后,着重学习第2自然段的几个生字“论 趣 颜”等生字,那么到底小鸟们是怎么争论的?完全可以留在第二课时来学习,还可以在这课里穿插“淋 滴 洒 油”这几个字的归类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们在一节课里只要掌握几个生字,而在平时朗读时又能反复出现这几个字,既大大减低了学生一课的识字量,又能更有效地安排归类学习生字了。真的挺有道理的,看来以后要尝试下!
课上完了,可留给了我更多的思考。再说说自己的感觉吧!自我感觉就不是很好,因为在课堂上我觉得自己不够自信,就在上课前还在拼命地告诫自己不要落了哪些环节等等。这课堂的引导者,自己的状态都不好,学生就更无法随着老师而入情境了。另外,班里的孩子不知道是因为我的课件太漂亮了,还是在后面的老师太多了,小手都舍不得举起来,更别说课堂的“沸腾”了。
我想我不能给自己找那么多的理由、借口了,毕竟给我准备的时间最充分,可是我却没有能好好把握住这宝贵的40分钟,真的很不应该。人们说,一个新教师的课堂背后总站着许多有经验的老教师。这是对的,因为我试教了2次,很多老师都给了我意见,特别是我的师傅李老师,还有宋老师。不过,我好像有点辜负了她们的帮助了。哎~
我以后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好好钻研教材,努力把以后的每节课都上好,上认真,给自己一个交待,给所有关心我的人一个交待!加油,永不言弃!
《春雨的色彩》教学反思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惜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有创新的阅读。” 众所周知,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应当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四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课堂阅读环境较为特殊。它既能进行个体的独立思考,又会受到群体的阅读制约。阅读,说到底乃个体对文本负载信息的涵咏、感悟和发现,个体徜徉于文本思想智慧的海洋之中,进行多元化的文化选择和多方法的文化品味,但群体的从众效应也影响着个体的独特视角,因此,阅读必须互动。三方互动指的是:“生生互动”,“生师互动”和“时空互动”。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的课文。讲的是春雨沙沙沙的下,三只小鸟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春雨是绿色的,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到柳树上,柳枝也绿了。”“春雨的是红色的,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春雨是黄色的,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多么恬美的意境,多么令人遐想联翩呀!学完这篇课文,孩子们沉浸在那对春天的想象中,从他们的小嘴里迸发出许多优美的词句。这么美的文章,所以我力争抓住读,让学生感受春之美。
我针对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在情境中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齐读等读书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春雨的颜色,春雨的形象,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春雨的轻柔、细小,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丽。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春雨的色彩》体裁新奇,富于儿童情趣,上课伊始我提出“春雨”和“夏雨”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后,学生说:“春雨的点小,夏雨的点大”,我又引导“春雨轻轻的下,声小,夏雨的声音呢?”学生说:“春雨轻轻的下,声小,夏雨有时下雷雨,声很大”。这时我趁机引入课题:春雨是否有颜色?学生回答是“无色”,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的,我们打开书读一读就知道了。我没有正面肯定,而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春雨的色彩,目的开发学生的思维,自主学,从文中找到或从中体会到春雨的色彩,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并达到预期目的。我设想着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激发学生“我会读”的愿望
上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自己读书,我让学生开火车,轮读第一遍课文的任务,调动班上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并帮助树立信心,相信“我会读”,在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时,我问春雨声该怎样读,你们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试着读可以吗?接着指定了一个小组读,大家认为读得还行,在评读中学生认为这一组对春雨声“沙沙沙;沙沙沙”读得好,此时我才感到要把读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激励学生“我会读”,把阅读的实践机会还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读书。
tag: 教学 色彩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