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的早晨》教学实录
怀宁县公岭镇中心学校 黄高云
教材分析
《小镇的早晨》一课,以散文的体裁、清丽的文字把人、景、物融为一体,描绘了江南水乡小镇的早晨安静、热闹、忙碌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小镇新貌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识读“源、调、蔬、捕、碌、绸”;掌握“镇、晨、具、置、油、态、唤醒、安静、热闹、淳朴、介绍”等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3、了解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特有的美景以及小镇的发展与变化,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热爱生活。
4、继续学习抓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练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抓重点句理解自然段内容的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带、放大挂图。
第二课时
教案
一、联系生活实际自然走入教材。
导入:同学们早晨几点到学校?每天上学的路上,都能听到些什么声音?看到些什么景象?
小结:这些都是我们这个小镇早晨特有的景象。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另外一个不同的地方去看一看、听一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小镇的早晨。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看了课题,同学们一定急于想知道什么?
生1:小镇的早晨是什么样的?
生2:小镇的早晨美不美?
师:老师这就带大家去,满足你们的愿望。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地听课文朗读录音,一定会找到你们想要的答案。
二、整体感知课文,领悟课文基调。
1、听录音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你认为课文写了小镇的早晨哪几方面的特点?划出文中有关语句。
生:我认为课文写了小镇的早晨安静、热闹、忙碌三方面的特点,是在2、3、4自然段的第一句发现的。
师:请同学们齐读这三个中心句。
三、以理解“橹声”为切入点,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认真地听老师读第一自然段,听完了说说小镇是怎么醒来的?
生:是木船的橹声唤醒的!
师:读了这一句,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什么叫“橹”?“摇橹声”是怎么样的?小镇的早晨怎么是摇橹声唤醒的?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谁能帮助他们?
生:我知道。橹大概就是桨。小镇四周有许多条河,就有许多船,所以它的早晨是摇橹声唤醒的。
师:“摇橹声”是什么声音呢?
生:……
师:“摇橹声”老师也没听过,但是我想“橹声”应该是“吱嘎吱嘎”这么慢慢地叫,就像清晨妈妈轻轻地唤醒你:“醒来啦!起床啦!”
师:现在请同学们读读第一自然段的后一句话,把小镇是怎么醒来的轻轻地告诉大家。那么,前一句好像用不大,我们把它去掉行吗?
生:不行,前一句交代了地点以及小镇的交通工具。
师:是啊,我们读课文,就是要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1-2个自然段,有感情地读读。(生自由读文)
四、以研究“安静”为切入点,美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在读第二自然段,其实老师也特别喜欢第二自然段,老师这里有幅挂图,你从这张挂图上看到了或者联想到了课文中哪些句子,请你自己在座位上轻轻地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假如老师请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场景,你打算用刘文中的哪个句子?
生齐答: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
师:假如用一个词呢?
生齐答:安静。
师:那么课文中有哪些词可以表现出安静呢?请同学们划出来。
生:淡淡的、静静地、悄悄、轻轻。
师:从这段文字中,除了“安静”,你们还感受到什么?
生各自谈体会,师适时指导朗读。
小结:是啊,除了“安静”以外,小镇的早晨还很美,很悠闲,或许还有其他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吧!
五、以“拍摄场景”为切入点,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导语:小镇的早晨除了安静,还很热闹呢。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做做导演,去拍摄热闹的场景。小组全只得,先研究一下剧本,再讨论一下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场景。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师参与各组的讨论。
师:好,现在各小组基本上都已经讨论出来了。先来看看,你们准备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马路。
师:哦,根据是什么?
师:好,一条不宽的马路。那路边小摊预备摆些什么呢?
指名多人讲。
师:请多少群众演员?
师:好,现在剧团准备招收群众演员,谁吆喝得好,能吸引顾客,老师就录用谁。
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叫卖。
师:你们是卖什么的?
师:导演们,你们想:路边小摊的摊主们,都是这样你喊了,再我喊的吗?
师小结:要想当一名好演员就必须要读好剧本,请同学们课下多练习朗读。
六、作业
写一写家乡的早晨
板书设计(略)
,《小镇的早晨》教学实录
tag: 教学 , 北师大版第五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五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北师大版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第五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