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议苏教版四年级教学建议苏教版第8册第七单元解读

苏教版第8册第七单元解读

11-07 15:32:21   浏览次数:429  栏目:苏教版四年级教学建议
标签:苏教版四年级教学建议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苏教版第8册第七单元解读,

苏教版第8册第七单元解读

     本单元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两首》、《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黄河的主人》。《古诗两首》要求学生根据诗意想象出初夏荷池的美景和小孩学钓时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学习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故事的能力和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介绍樟树有许多可贵之处,要求同学们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黄河的主人》一文依次写了黄河、黄河中羊皮筏子上的艄公,赞扬了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三篇文章,表现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古诗两首》刻画的是儿童天真的本性;《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借物喻人,含蓄地表现了伟人爱满天下、一身正气的风范;《黄河的主人》则讴歌了普通劳动者身上蕴含的民族精神。《古诗两首》《池上》写乡村孩童的天真可爱,一是“偷采”,二是“不解”;而《小儿垂钓》中则有“映身”、“遥招手”、“不应人”。教学中要把诗句中写景和叙事的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自然巧妙地过渡引导,使整首诗的意境浑为一体。《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的教学,在学生初步了解大意后,可以用中心突破的方法,由“物”到“人”,逐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黄河的主人》一文,还是要根据作者的思路,围绕课后练习5来组织教学,朗读和感悟相结合,侧面衬托和正面刻画并重,让学生在课文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池上》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小娃娃瞒着大人偷偷地划着小船去采莲,采到白莲后高兴极了,竟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偷偷去的,公然大摇大摆地划着小船回家去,在湖里清晰地留下了小船经过的痕迹。诗人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整首诗虽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充满童趣。第二句的“偷采”和第三句的“不解”,把一个顽皮、天真无邪的小娃娃形象写得呼之欲出,活灵活现。“诵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背一背”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也可以借助插图,边看画面边背诵。可以一边大声背诗,一边和着诗的节奏摇头晃脑,让脑子“动”起来,读出诗的节奏美和意蕴美。《小儿垂钓》一诗为唐代诗人胡令能所作。题目“小儿垂钓”即小孩钓鱼的意思。诗歌是七言律诗,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是小孩子听到远处有人问路,就急忙远远地招手,一是怕自己出声,二是让问路人靠近轻声告诉他,免得声响把鱼儿给惊跑了。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语言简洁,表达了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黄河的主人》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汹涌奔流的黄河足以让作者惊叹不已,然而更使作者惊讶的是在湍急的黄河上还有羊皮筏子贴浪前进,如履平地,而且还载着六七个人,文章到此,场面惊心动魄,行文跌宕起伏,处处充满惊奇,扣人心弦,易于引起读者的高度注意。羊皮筏子的乘客在急流中谈笑风生,勇敢大胆,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震撼了读者的心,让人感到人类的伟大与不平凡。因而作者由衷地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综观全文,课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苏教版第8册第七单元解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