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几点得失
昨天晚上我在背这一课时,总担心这样的课文学生不感兴趣。因为它不如童话故事精彩,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如何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呢?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引导学生走近课文的主人公,尝试着让学生成为课文的主人公,激起学生亲身的体验,来激起学生对课文描写人物的亲近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创设问题情境,如:在导入板书过课题之后,我先让学生读题质疑:“他”指谁?“他为什么能得那么多红圈圈?”“我们是写错字时,老师把它圈起来,他是不是也写错了?”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学生边读边思,很快就能进入文本之中。
接下来学习第一自然段时,从插图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丰富课文的内。看图理解句子的意思本身孩子们就非常乐意,当出示图一:图上画了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先生的表情怎样?想象他会说什么?这时孩子们一下子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回答的真是五花八门,精彩纷呈……,再抓住“经常”、“夸奖”两个词语,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受到夸奖时的心情,然后,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先生和邓小平的心情。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而且丰富了课文的情境。因此,在进入情境后,引导学生读好课文,也显得游刃有余了。
教学时,尽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于第二自然段“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这一句的教学,我原先有这样一步设计——出示白纸、字帖,教师示范“蒙、描”的动作,告诉学生这个过程就叫“仿影”。再演示“照着字帖写”告诉学生这就叫“临帖”。几经思考,我把教师的“示范”改为让学生亲自实践。所以,我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薄薄的白纸,我让学生“先用纸蒙着字帖”,然后再按照我平时的描红要求,照着字帖描。在这一过程中,我相机进行点拨,学生便心领神会了。让学生的亲自实践,代替了教师的分析和“示范”,此时,学生对课文有了更进一步的领悟。
在结束课文时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今后该怎么做?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提问,再从文中寻找答案,在质疑中困惑,在解答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做到“以生为本”,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倡导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整个课堂生动、开放,充满活力。
得失共存其间,在平时的课堂上总是那几个孩子发言,缺乏公开课时的积极热情的劲头。另外本课的生字由于在教写是敲的不响,个别孩子把“求”“功”“夸”写错,以后我需要向其他老师学习,探讨。
,浅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几点得失
tag: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