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有效 放飞童心《放小鸟》教学评课
11-07 14:57:56 浏览次数:133次 栏目: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着眼有效 放飞童心《放小鸟》教学评课,
着眼有效 放飞童心《放小鸟》教学评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青年教师:
在这乍暖还寒的春日,我们相聚在阜宁实小,进行同课异构、有效教学的展评活动,意义非凡。因为今年是盐城市教育局推进有效教学的第二年,是攻坚年。我来自教学一线,非常高兴和大家分享我听课的一些体会。
今天上午的四节课上的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放小鸟》,这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美散文,贴近儿童生活。上课的四位青年教师声音甜美,基本功扎实,教态亲切自然,或激情洋溢,或从容淡定,或朴实平和,带着新课程的理念,为我们演绎了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语文课。
四位青年教师执教的都是第二课时,她们在字词教学等内容及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有自己个性化的处理,此外,有许多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觉得这四节课亮点很多,这里主要讲四点:
一、 正确解读文本,突出教材重难点
昨天上午,张海峰主任评课时说:“怎么教,是方法问题;教什么,是方向性的问题。”这节课教什么?教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纵观这四节课,四位老师都很清楚。《放小鸟》一文叙述了“我”得到小鸟,然后养小鸟,最后放小鸟的过程,“我”的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由得到小鸟的高兴到小鸟一动不动时的着急,再到放小鸟后的高兴。四位老师将这两条线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慢慢推进,引导学生领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小男孩把小鸟关进笼子,是因为喜爱它,想把它留在身边;把小鸟放回大自然,让它自由快乐地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爱鸟。这就是课文的中心,四位老师把握得都很准确。
二、 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四位老师都很清楚:他们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少,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短,以有意注意为主。许多班可能是第一次到大礼堂里来上课,有陌生感。这四位老师都能以亲切的面容、激励的语言来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精心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在上午的四节课中随处可见。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鸟妈妈找小鸟,那声音听起来是多么焦急呀!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四位老师在教学这一段时,都注重了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体会鸟妈妈和小鸟之间的深情。刘树华老师、吴素红老师、孙艳莲老师让学生听鸟的叫声,在急切的呼唤声中,老师再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情境,让学生体会鸟妈妈和小鸟之间的深情。孙老师还通过情真意切的表演,将学生带进课文情境。翟素琴老师是以《小夜曲》的音乐营造一种氛围,引导学生三读“那声音听起来是多么焦急呀”。如果你想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请联系www.lexue88.com网你!
情境创设在这一节课中还有很多,比如:翟素琴老师在板书中形象地用笼子关小鸟,再打开笼子放小鸟,很吸引学生。课的最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动画配音,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孙艳莲老师在课的最后让学生欣赏鸟儿在大自然里生活的场景,非常有趣。这段视频直观形象,是语言描绘所不能达到的,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就是鸟儿的家园,鸟儿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
“入境始与亲”,将学生带入精心创设的情境,不但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而且能让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文字中蕴含的感情。学生的思维一旦打开,智慧碰撞、共享,就会使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
三、 注重朗读感悟,体现语文本真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思考,去感悟,并通过朗读将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这四位老师做得都很到位。尤其是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读得充分,读得扎实,也读出了感情。多种形式的读读出了层次,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唤起学生纯真的童心。
课文中需要重点去朗读感悟的点主要有:
1、“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通过读让学生感受小鸟的样子美,体会小男孩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2、“我把它关进笼子里,给它食吃,给它水喝,可它一动不动。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体会小男孩的担心、焦急,这也是爱鸟的表现。
3、“我抬头望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
这里,四位老师都精心创设了情境,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小鸟在思念着妈妈,妈妈也在声声呼唤着孩子,母子情深。这为以后放飞小鸟做好心理铺垫。
另外,重视老师的范读,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很重要。翟素琴老师在学习第一节时,一学生唱读后,老师范读,再让这个学生读,学生就有了明显的进步。刘树华老师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先是用深情并茂的范读,将学生带进那种情感氛围。
四、引导观察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古希腊散文家普罗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四位老师都能扣住文本中“空白”的地方,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鸟妈妈找孩子来了的时候,四位老师都在特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就是那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听到妈妈在叫唤,你会说什么,妈妈会说什么?学生的情绪被激发了,“妈妈,我想你!”“妈妈,你不要来,他们会捉你的。”“妈妈,快来救我!”……这些想象触及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保护弱小,珍爱生命,维系亲情,这是童心中闪光的金子。保护鸟类、爱护自然的意识,自然就萌发了。
这样的说话训练还有,在小男孩放飞小鸟之后,小鸟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四位老师都作了挖掘。吴素红老师在学生感知了文中小鸟的可爱之后,出示了另一幅小鸟的图,让学生模仿课文中有关小鸟的外形描写,观察说话,让学生学以致用。这些想象训练不仅丰厚了文本,而且在提高学生思维、表达能力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除了上面讲的这四点以外,这四节课还有许多精彩的瞬间,呈现了细节之美,让人眼前一亮。吴素红老师以“这是一只
[1] [2] 下一页
,着眼有效 放飞童心《放小鸟》教学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