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执教后感
作者:王静娟
我看网上的通知是说让执教者阐述理念,说实在的我上课的的很多东西都是别人的想法,所以接下来阐述的很多也是别人的理念,还望大家海涵。
《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畅自然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中若只让学生知道课本上的点滴动物、植物,在学生脑海中要形成广而深,并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是有难度的,因此必须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研究”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广博的海底世界。在设计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⑴、情境的创设
通过录像展示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在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繁衍着无数的生物,神秘而又美丽的海底世界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赞叹。学生乐于亲近海底世界,因此创设“大海深处还有什么奇异景色”,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产生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产生移情效应。他们置身情境,强烈地感受着无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
⑵、角色的转换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课堂是由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的。在《海底世界》的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构筑一个快乐的课堂。如引导学生自己找到一个感兴趣的动物进行仔细探究;当学生在对海底动物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作为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交流研究成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努力让课堂成为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⑶、资源的拓展
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一方面,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社会上去观察、调查、访问。例如要求学生课外查询有关海底世界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如课外书籍、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获得信息。在课堂中“你还了解海底的哪些知识呢?”给学生架设一个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课文中介绍乌贼和章鱼的反推力时,学生对“反推力”都不理解,在办公室其他的启发之下,采用了一个“气球实验”,让学生在生活现象中了解了什么是反推力现象,沟通学生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桥梁。
(4)、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性
通过放录像,把蓝色的海水、凶猛怪诞的大鱼、美丽的珊瑚……这些奇妙的东西尽情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美丽神奇、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接着又通过你了解的海底知道的交流,最新海底知识的报导呈现,让大家再一次感受了海底的特产之丰富,景色之奇异,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撰写片断。海底景色( );海底动物真是( );海底真是物产丰富( )的。
但遗憾的是在执教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如海底世界的录像没有很好地利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自已总显得太小家子气等等,希通过今日的教研活动,能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长进。
,《海底世界》执教后感
tag: 海底世界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