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三课。该课讲述了波兰被外国占领,音乐家肖邦流落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的故事,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其中,“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不仅是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也是肖邦弥留之际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更是爱国情怀极至的表现。文章以离开祖国→思念祖国→想回祖国这一条感情主线贯穿全文,通篇凝聚着火热的爱国之情,给人以深沉而强烈的艺术感染。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强调应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的认知自我建构的过程,情感日趋丰富的过程。本课以“读”贯穿全文,以“读”来整体感知,以“读”来理解感悟,以“读”来促情感熏陶。把功夫扎扎实实地花在读书上,清人唐彪有云:“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学生只有在读书中才能学会读书,这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真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服务,并且注重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阅读教学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真正触及其心灵,发出来自于他们心灵深处的呐喊。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带回祖国)本文转载http://www.sjbxx.com/blog/user1/74/archives/2006/4975.html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随想一
tag: 教学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