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中的谜底》课例--侯林
11-07 15:05:58 浏览次数:317次 栏目: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山谷中的谜底》课例--侯林,
山谷中的谜底(第十一册第10课)
淮安市共青艺术小学 侯林 223001 0517-311222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教具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录音;小黑板;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出话题
和学生进行猜谜语比赛,教师适时点出“谜面”、“谜底”。
二、激情导入,引起需求
1、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美丽的大自然总令人神往!投身在大自然的怀抱,我们总是无比喜悦!的确,大自然除了供人们欣赏之外,还会通过自身的某种现象给人以启迪,而关键在于你善不善于领悟!
2、今天,就让我们用自己敏锐的双眼、智慧的大脑到加拿大的魁北克去感受、去领悟——
《山谷中的谜底》(揭题,齐读。)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要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教师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大自然,带进课文美好的境界,起到了引人入胜、激发兴趣的作用。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创设的情境切入,意在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乐于探究的能力。]
三、初读引思,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对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多读几遍。
2、读书交流: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说说为什么喜欢。(让学生作出适当的评价。)
3、(再次自由郎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想学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
设计这一环节,是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丰富而科学的良性语言刺激,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此时,学生怀着强烈的期待感,充满自信地读课文,自行解决问题,情绪已被完全唤起,进入到积极学习的状态,为进一步感悟课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师小结:
1、认读生字,注意字型;
[1] [2] 下一页
,《山谷中的谜底》课例--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