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精
① “山坡上闪出一个……哭着走来”(狡猾)体会“闪”的意思、评价计谋
小结:“闪”代表了一个敏捷、很突然的动作的,一个年满八旬且拄着拐杖的老妇人能做出这样的动作,分明就是妖精变的!她的行为与常人不同,很诡异。变成这副模样用的是“苦肉计”还想让唐僧可怜呢。
②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诡计多端)体会计谋
总结:这个妖怪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这确实是离间计?。这妖精每一次变化都是那么精明,也看出几次的先后顺序的精心策划。这哪是变,分明是骗!白骨精,白骨精,难怪你不叫白骨妖,你这家伙的的确确成“精”了(点题)。你说,这样“无心向善”的妖精该不该打?生:该打,狠狠地打!
孙悟空:
① “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二打)怒打
②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傅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傅,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三打)孙悟空为什么要笑?理解“作证”
③ 与师傅对话体现了他的聪明。
唐僧:
惊得从马上摔了下来。太善良
三、体会孙悟空形象,写法延伸
问:同样是打,作者为什么不写孙悟空一次就将白骨精打死呢?(为了更好的体现人物形象:白骨精的狡猾贪婪,孙悟空的嫉恶如仇、坚定不移、忠心耿耿)
小结:正因为这三变不一样了,这三打也就不一样了。作者的描写引人入胜。相似的故事情节,却又有着丰富的变化,使我们感觉整个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种写法在文学上叫做:反复叙事(板书)强调“反”:反复叙事是重复叙事吗?
你还知道文学名著中哪些故事运用了反复叙事的写作手法?
三顾茅庐、三进大观园、六出祁山、七擒孟获
七、拓展延伸
这篇课文是对《西游记》中一个故事的改编。我们也看到了,课文中有的地方是改掉了一部分内容,像文中对环境的描写,有的地方是删掉了一部分内容,如原文中第一回合对猪八戒话语的描写。这样一改,使课文不如原文那么有趣、有味道了吧?你们喜欢读原文吗?(喜欢)其实,原文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下课后把《西游记》原文找来,好好的欣赏欣赏吧。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下课!
板书设计:
三打白骨精 作批注
白骨精 (变) 贪婪、狡猾 诡计多端
孙悟空 (打) 机智勇敢 百折不挠 忠心耿耿
唐僧 (责) 善良 迂腐
猪八戒 贪吃 好色
,研究课《三打白骨精》教材分析及教案tag: 白骨精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