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

11-07 15:37:14   浏览次数:541  栏目: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
1。宋人既成列2,楚人未既3济。司马4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5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6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7伤,不禽二毛8。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9,不鼓不成列。”   (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1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2成列:指摆好阵势。3既:尽,全部。4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5陈:通“阵”,指摆好阵势。6门官:国君的卫士。7重(chóng):重复,再次。8二毛:头发斑白的人。9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神弗福也 福:__________   (2)公伤股,门官歼焉 股:__________   13.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1)下 视 其 辙   (2)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弘   1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彼众和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www.lexue88.com 15.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又是什么?   (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什么?   16.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   三、理解·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老村与老屋    王兆胜   ①每个从山村走向都市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也有一个关于“老屋”的深深的情结。因为它们不仅仅包裹着我们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光,还成为我们这些远走天涯的游子生命的根系。   ②每次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都有一种莫名的酸楚和愧疚涌上心头。原来记忆中的村庄和老屋渐渐被新房代替,剩下的也多颓败与凋零,一如秋后的残荷与落叶,在风中悲壮地摇曳。我已找不到自己的根脉,也挽不住逝去的岁月!上小学时必经的一条转弯抹角的胡同虽在,但已面目全非,颓败、肮脏一览无余,永远失去了原来的严整、净洁、古朴和神秘,现在连一个神奇的故事也隐藏不住了。   ③还有童年的井、童年的河、童年的树、童年的鹅、童年的麦田和童年的菜园,现在都已失去了踪影。记得村边曾有一个大河湾,这是全村的鸭与鹅的天堂。每当清晨阳光洒满村庄,可爱的鸡、鸭、鹅、狗蜂拥而出,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狗们追逐友伴或吠天叫日,鸭与鹅们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池湾奔去。鸭子左右摇晃,步态憨厚拙笨,常因急切弄翻了自己;而鹅们则大为不同,它们头颈高昂、步履轻盈、声音清扬,是动物中的君子,真有气宇轩昂、国色天香和超凡脱俗之姿,令人叹为观止!如今村庄中的河湾枯了,鸭与鹅也看不到了,只剩下了日夜的鸡犬不宁。   ④我家的老屋早已拆除,并盖上了新房,现在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形象。由于缺乏先见之明,当时就连一张照片也没能留下,这令我一直耿耿于怀,因为老屋寄托着我的童年、少年、青年生活,也包裹着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以及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岁月,我唯恐一不小心将这些记忆丢失,以后就再也找不回老屋了。我曾想自己为“老屋”画一幅画,但因画技不佳迟迟没有动笔;我曾寄望于儿子,让他好好学画,将来有一天让他将我的记忆画下来,但那又是遥遥无期和不能指望的事情,因为儿子画技再高,他能画出我记忆中的海水情深吗?于是,我决定用文章将老屋描绘出来,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轮廓也好!   ⑤母亲曾告诉我们兄弟姐妹:“以后你们可别忘了小舅,是他一砖一瓦一单一木用小驴驮料,帮咱家盖起南屋的。”母亲和小舅早已离世,但母亲的话、小舅的身影却活在我的心中。1979年至1982年高考这四年,假期期间我一个人曾住过这个南屋。当时整个房间虽杂乱无章,但我用白纸将土炕上的破席糊好,坐在一只盛草的高大的竹笼之上,伏在一张大高桌上,面对南窗复习课程,虽然诵书的声音有几分悲情,但南来的风与窗外菜园里散发的清香沁人心脾!在三次高考名落孙山后,第四年我终于成功了。这个南屋所给予我的不仅是宁静的时空,还有忍受孤独和寂寞的心性与决心,更有南来的和煦之风与花之芬芳!   ⑥至今,我手中没有一个老村与老屋的物件,所有的只是发黄的记忆!而且,近些年老村、老家的老旧之物越来越少,这是令人懊丧之事!好在心灵的底片上,许多记忆犹新,仿佛雨过天晴菜园里沾满露水的花朵,我要早些用笔将它们留住,尤其是那些感动过我、对我的成长和心灵有益的人与事!   ⑦随着时光的流逝,老村和老屋像凋零的花瓣一样纷纷飘落,而我却像清明时节忆起已故的亲人般将它想起,并给予它热烈而平淡、激动而冷静、亲近而遥远的祭奠,用我这个远方游子的一片素心和一夜清梦。   17.纵观全文,作者每次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为什么会有“酸楚和愧疚”的情感呢?   18.分析文中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19.概括第⑤段所写的事件,并分析作者写这些事件的目的。   20.仿写第⑦段画波浪线一句,要求句式相近,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句间要有联系。   21.文中叙写了老村和老屋的种种变化,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请结合原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表达·交流   22.人生漫漫,难免会有失意、伤痛、迷茫等等人生灰暗的时候,每当这种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包容……将显得尤其珍贵。就象上文中的偷儿,当他误入人生歧途的时候,正是山僧送给他的“一轮明月”,不但照亮了他回家的路,而且涤尽了他内心的邪念。在你的人生阅历中,是否也曾收到或馈赠过这轮“明月”呢?   请以“送你一轮明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①恳 垦 ②箕 畚    2.三顾茅庐、三令五申、三长两短、三头六臂,变幻莫测   3.①西周 春秋 305 诗三百 风 雅 颂②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窈窕淑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www.lexue88.com   4.①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三国演义》 关羽   6. 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7.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8.今齐地 / 方千里   9.shǔ 列举    10.(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2)让各位诸侯听说这件事情后,认为我们的国君把鸟看得很重而把人看得很轻。   11.广开言路(纳谏)   不杀烛邹   借事说理(以事喻理、类比法、推己及人,均可)   正话反说(以退为进、归谬法,皆可)   12.(1)赐福,保佑 (2)大腿   13.(1)下/视其辙 (2)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14.(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 (2)敌人多我方人少,乘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下令出击。   15.(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及其未既济   16.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17.“酸楚”是因为记忆中村庄和老屋的景象已不复存在;我已找不到自己的根脉;“愧疚”是因为没有留下老屋的一些可做纪念的物件或照片。   18. 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全村鸡鸭鹅狗自由快乐的生活状态,表现了老村与老屋的活力与生机,体现了作者对老村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19.母亲的谆谆教导-,我在南屋的不懈努力-。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故乡的无限怀念之情--,并说明故乡是远走天涯的游子生命的根脉-。-   20.句式相近,分句间有联系;比喻恰当。示例:随着幕布缓缓拉开,亭亭的舞者如出水芙蓉般站立在舞台中央。   21. 老村与老屋的消逝(变迁),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老村老屋(故乡)寄托着人们对往昔生活的留念,是远离故土的人们的根脉所系,应该珍惜。老村老屋的消逝,使蕴含其中的古朴、宁静、温情随之消逝,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发展与文化保护的结合点,让社会和谐发展。   22.略。


上一页  [1] [2]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