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评:本文构思新巧、认识深刻、选材精当,语言优美。形散神不散,主题集中。通过对云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对拥有自己天空的向往。语言精练,耐人寻味。
五、 佳作导航
水韵悠悠
流水清清,荡漾起声与色的韵律,飘逸出生命的华彩与灿烂。
流水柔柔,点染开情感的温和,播洒下爱的春露。
流水蓬蓬,激扬了力与美的交响,迸发出灵魂的坚韧。
啊!那一股清澈明亮的水从花木掩映的古井中涌出,绽放了生命的幻梦与激情,悠悠地随着红花绿树的倒影而下,带一身花香,集一身雨露,婉转的,缓缓地。潺潺流水轻旋的柔波是母亲的笑颜,甜蜜地浸满爱的芳泽,不由得忆起儿时那声声轻轻的呼唤,那个个甜美的亲吻。噢,爱的柔波在轻扬!悠悠流水轻溅的晶莹是孩子笑出的泪,充满欢乐的和弦,少不了回首童年那缕缕无忌的阳光,那丝丝棒棒糖的香甜。噢,情感的涟漪在回旋。
流水,这柔情之水。
瞧!那一江浑浊的水从天边奔涌而来,散发着坚强与野性的气味,滔滔地撞击着高高的堤坝,带一身豪气,集一腹倔强,汹涌地,澎湃地。勃勃的流水激昂的士气是勇士的勇气,雄浑地撼动天地,叫人思念屈原江畔对那风雪电的呼喊,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凌云壮志,鲁迅那“勇于直面惨淡人生”的狂傲。啊,豪情的旋律在昂扬!汹汹流水迸溅的水浪是斗士的坚韧,深深地震撼人心,使人感悟海明威笔下桑地亚歌的顽强与不屈;北大登山队连死也不惜向巅峰发起冲击的勇敢与决心;三毛放弃都市,向往大漠的坚定。噢!坚韧的大浪在翻滚!
流水,这阳刚之水。
流水啊流水,不失细腻与温存,又极富壮阔与雄浑。奔腾吧,流水!长存天地间。升华吧,感悟!伴着这悠悠水韵闪耀史册!
噢,水韵悠悠!
运用排比,写出了水的柔与刚,总领全文,为下文具体写水的特点作伏笔。
运用比喻把“轻旋的柔波”比作母亲的笑颜,母亲的微笑是温和的,和蔼的,可亲的,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突出水的柔和。
联想到古人的事迹,屈原的呼喊,李白的壮志,鲁迅的狂傲,无不体现水的雄浑,气势宏大。突出水的刚烈。
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点明中心,浑然一体。
总评: “水”,至柔至刚。作者准确地抓住“水”的特点,以母爱、童年来诠释“柔情之水”,以坚强和勇气诠释“阳刚之水”。柔的婉约,刚的豪放,刚柔相济。其次,水之为“流水”,乃动而非静。无论是“回旋”“轻溅”,抑或是“奔涌”“撞击”;无论是“呼唤”“亲吻”,抑或是“呼喊”“冲击”,作者在行文中皆是一路顺流而下,或轻灵跃动,或汹涌蓬勃,极好地展现了对话题的把握能力。
诗般的语言是本文另一显著特点,而较为深厚的诗词积累显然是其源头活水。且不说李清照、徐志摩的阴柔婉约,李白、屈原的浪漫悲壮——这些文人的诗句被巧妙地为本文增光添彩;单是开篇三段“流水清清”、“流水柔柔”、“流水蓬蓬”就令我们耳畔回响《诗经》的优美旋律。诗的语言如花绽放,“水韵悠悠”是这花开的声音。
整篇文章结构如佳人抚琴——望去,眉清目秀:开篇定下基调,中间一柔一刚,结尾感悟升华,一目了然;细听,音韵和谐:“爱的柔波在轻扬”与“豪情的旋律在昂扬”、“情感的涟漪在回旋”与“坚韧的大浪在翻滚”,此唱彼和。行文对称照应、收放自如,令人感叹小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
美丽的人工湖
人工湖位于密云县城西郊,在西大桥之下。无论是在鸟语花香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在天高气爽的秋季,北风凛冽的严冬,它的湖水,它的河床……都是那么美丽,那么可爱。
春天,春姑娘把人工湖两岸的柳树妹妹的长发梳洗干净后,冒出一片片黄色的小芽。春姑娘抚摸着它们,像是在抚摸一群刚出世的小宝宝。柳丝随风摆动,婀娜多姿,与天上那棉絮般的白云一齐倒映在水中。在人工湖两岸,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瞧!在那些小草中间,一颗颗各种形状的鹅卵石探着小脑袋,像是在欣赏人工湖的美景。一只只从南方飞回来的小燕子掠过湖面,用羽翼轻轻地点一下平静的湖水,湖水便泛起圈圈涟漪。
夏天,柳树妹妹把长发垂到湖水中,像是在驱逐烈日对它的炙烤。湖面上微波荡漾。在湖底的水草中,一条条顽皮的小鱼追逐嬉闹,不停地摆着尾巴,有的还吐着小泡泡。这时,人们有的拿着鱼钩,放下鱼线,静静地等着鱼儿上钩。有的人钓到一条鱼,便高兴地叫道:“嘿,今天的运气真不错!”
运用拟人和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芽的可爱,又写出了春姑娘的可爱美丽,给人美的享受。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树地优美姿态,让人们对它地了解更深了一层。
写出了人工湖作用之多,突出两个特点,正是这些特色吸引着总多游人。
点评:本文的小作者认真地观察了人工湖春、夏、秋、冬的美丽景色。在小作者的眼里,人工湖的春天,柳丝摆动,小草钻出地面,小燕子掠过湖面;夏天,水波荡漾,小鱼戏逐,垂钓者高兴;秋天,落叶随流水远航,小孩戏水;冬天,到处是白雪,还有运动的人群,欢乐的笑声。小作者不仅善于观察,而且善于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特别注意运用确切的动词,如“摆动”“钻”、“掠”、“泛”,还有“追逐嬉闹”等,把人工湖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生机与活力。
雨夜思绪
江苏如东考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
我喜欢独自一个在夜里倾听细雨的声音,雨是自然的精灵,我想。打开台灯,黄色的灯光洒上一片温暖,泡上一杯香茗,细细地品,静静地听……
打开窗,清新的泥土芳香夹着淅沥的雨声飘然而入,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不出的惬意,我要三分易安的婉约,三分东坡的豪放,三分耆卿的淡泊,一段纳兰的心绪,凑成十分的惬意再来倾听着自然的雨声。
春雨细小,使人温馨,她清新而不妩媚,纤小而不失豪劲,她总是细细地诉说,诉说春的幽远和煦。夏雨的豪爽让人痛快,她像惊世骇俗的佳作美文,忽而高山流水,忽而一泻千里,忽而崇山纳壤,忽而大海吞流,让人畅快淋漓。秋雨凄凄怨怨让人爱怜,她忽而浅吟低唱,忽而如行云流水,忽而欲说还休。冬雨不再矜持,但她仪态端庄雍容典雅。倾听着四季的雨声不觉感慨镜花水月,沧海桑田。
雨是有灵性的,她似乎顺乎人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同样是温柔的,不见“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雨还是妖艳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每当寒暑易节,总感慨世界险恶,红尘滚滚,于是便更向往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杯中的茶已尽,不愿再倒一杯。妙玉说过:“一杯为品,两杯便成了解渴的蠢物。”
风属烈性,雨属知性。
风属艺术,雨便近乎哲学了。
喜欢一个人在夜里倾听雨的声音,倾听着自然的旋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她使我思绪不断,这思绪如同一片白云,飘在我心灵上空,使之变得宁静而高远。
tag: 参考资料 ,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