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套圈游戏,引入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教材从第一单元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数感。本课通过有关估算的问题情境的设计,渗透估算意识,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合理的估算。
在探索和掌握两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中,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为进一步学习100以内的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连加计算以及100以内的加法运算,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借助原有的学习经验来独立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同时,借助课堂中开展的套圈比赛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但是,由于学生存在不可避免的个性差异,教学中,在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性和提高性的数学问题,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发展。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方法,初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套圈游戏的课件 各种标有数字的玩具及圈 统计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5分钟)
导言:同学们,你们玩过套圈游戏吗?淘气和笑笑正在进行套圈比赛,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的情况。
(出示课件:淘气和笑笑玩套圈游戏及情况统计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淘气
30
23
42
笑笑
28
25
35
师提问:观察套圈过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师提出任务:你们估计谁会赢?说一说你的理由。
学生汇报估计的方法:
生1:我估计淘气赢。因为第一次淘气比笑笑得分多,第二次淘气比笑笑得分少,第三次淘气又比笑笑得分多,他两次都比笑笑得分多,所以他赢。
生2:淘气第一次比笑笑多2分,第二次比笑笑少2分,这样,前两次比赛他们就一样多了,关键看最后一次,淘气得分多,所以淘气赢了。
师:谁愿意再说说这种估算方法?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点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能认真去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及时引导学生关注别人发言的精彩和关键之处。)
(二)探究与体验 (15分钟)
师提问:同学们根据数据的特点,运用估算的方法很快就能判断出淘气赢,很好!那除估算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呢?
生:计算。
师:要计算淘气三次共得多少分,怎样列式解决?
生:30+23+42=
师讲授:像这样的三个或更多的数加在一起的计算,我们称它为连加计算。
提出任务:你们打算怎么算?
生1:30+20+40=90 3+2=5 90+5=95
生2:30+23=53 53+42=95
生3:我把42看成40,30+23+40=93 再加上2等于95。
师:同学们说的方法很不错,想一想:对于三个100以内的数连加,有没有更好的计算方法呢?
生:竖式计算。
(点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设计,使学生在口算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从而自然过渡到竖式计算。)
师组织合作学习: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淘气三次共得多少分?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请老师帮忙。
(学生先独立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展示不同算法。)
请几名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同学黑板前板演。
生1 生2: 30
30 53 23
+ 23 + 42 + 42
53 95 95
生3: 30 生4: 30
+ 23 + 23
53 + 42
+ 42 95
95
(设计意图:对于不同的竖式写法同时展示,由学生先来讲自己的想法,再请大家在比较中找出正确、简便的写法。并且讲解出不同竖式写法的优势。引导学生掌握既简便又合理的计算方法。)
师提问:我们今天新学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请同学们再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竖式方法,计算一下笑笑共得多少分?
(学生独立竖式计算再订正。)
师:大家通过准确计算验证了是淘气赢了。今天,我们在套圈游戏中学习了连加计算。
(板书课题:套圈游戏)
(点评:这一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算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密切联系。通过让学生尝试计算的过程,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在运用准确计算来检验猜想的过程中,培养了自信心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三) 巩固应用 (8分钟)
师提问:小丽也参加了套圈游戏,她只套中了两次,共得了70分,她可能套中了哪两种动物?(课件出示套圈场景图及小丽提出的问题。)
生1:小鸡和小熊猫。
生2:小兔和大象。
师提问: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答:先看个位相加得10,还得看十位相加得7。
(设计意图:结合70这个数的特点,指导学生用巧妙的方法估计,判断出准确的答案。)
师提问:如果小丽三次套中了100分,她第三次套中了哪个小动物呢?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练一练的第3题。)
出示2000年和2004年的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奖情况统计表。
师提出任务:请同学估计一下,哪年获得的奖牌多?
(同桌交流估计方法。)
师:请老师左侧的同学用竖式计算2000年的奖牌总数,右侧的同学用竖式计算2004年奖牌总数。
(学生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反馈。)
师: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我国的首都北京举办,相信,在自己的国家,我国的运动员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四) 实践操作 (10分钟)
准备好需要套的小玩具和圈。按玩具上标的分值大小把其放在相应的位置。
师组织活动:同学们,你们愿意参加套圈比赛吗?咱们一起比比吧!每一小组选一名同学套三次圈,小组其他同学为他计算得分,得分最多而且计算准确的小组为赢。
(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其中。)
对于竖式中可能出现的个位满二十向十位进二的题目,师做以适当强调。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五) 全课总结 (2分钟)
同学们,今天在套圈游戏中,我们学习了连加计算,看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并体会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进一步感受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点评:
本节课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学生以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所学内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