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叭嗒”一响,从树上扔下一个小纸团,一只猴子在树上一闪就没了。
公鸡拾起纸团一看,立即高叫一声,对狐狸说:“你先给我8个鸡蛋。”狐狸照办:“你再给我88个鸡蛋。”狐狸照办:“你再给我888个鸡蛋,几次啦?”
狐狸说:“3次啦!”
母鸡过来说:“剩下两次,该我啦!你给我8个鸡蛋,再给我8个鸡蛋。”
狐狸眼睛都红了,他列了个加法式:8+88+888+8+8=1000.狐狸大叫一声,昏倒在地上。
一、情境导入。
讲《瘸狐狸卖鸡蛋的故事》引入课题。
这1000个鸡蛋,要分5次拿走。每次拿走的鸡蛋数都是一个由8组成的数。
怎么办呢,谁能帮一帮母鸡和公鸡呢?
二、新课教学。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在黑板上画出5个横杠表示5个数位。
首先能够确定5个加数个位数上都是8.
5个8相加是40.还剩下9960.
十位上是6,所以必须有两个十位上是8的数。
那就是88+88+8+8+8.=200,还差800.所以百位上得有一个8。
那就是888+88+8+8+8=1000.
2、我们看看母鸡和公鸡是怎么办的。
继续讲故事。
突然,“叭嗒”一响,从树上扔下一个小纸团,一只猴子在树上一闪就没了。
公鸡拾起纸团一看,立即高叫一声,对狐狸说:“你先给我8个鸡蛋。”狐狸照办:“你再给我88个鸡蛋。”狐狸照办:“你再给我888个鸡蛋,几次啦?”
狐狸说:“3次啦!”
母鸡过来说:“剩下两次,该我啦!你给我8个鸡蛋,再给我8个鸡蛋。”
狐狸眼睛都红了,他列了个加法式:8+88+888+8+8=1000.狐狸大叫一声,昏倒在地上。
原来是猴子帮了他们的忙。
我们要了解各个数为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才能更好的帮助别人,你学会了吗?
教学后记:通过学生的做题发现,大多数学生没有从数位上考虑这个题目的解法,加强练习。
课题六 神奇的扑克——扑克是历法的缩影
教学内容:
在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寻找历法与扑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扑克”有趣的再认识,让学生了解“扑克”与“历法”之间有趣的联系。
2、培养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常小事的关注。
3、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扑克”与“历法”的联系。
教学难点:“扑克”与“历法”的联系。
教学准备:扑克牌、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这个你们一定见过吧!(出示:扑克)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扑克”。谁愿意告诉我们,你对扑克的了解呢?
生:包括“大王“有54张、有52张正牌,有4种花色,每种花色13张......
生:打牌、算24点、欣赏(海宁有个小姑娘,就收集了上千幅各种图案的扑克,进行过展出)、美国人还用它来抓不他们的敌人(比如伊拉克时的萨达姆)......
(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我呀,觉得“扑克”还有一种作用,而且与数学有关!看看那位同学知道!
生:......
二、新课
师:大家有好多的答案,可是都不太对。“扑克”与历法有关。(课件出示)
师:历法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同时课件介绍<四季、12个月、356天等等>)那么,扑克与历法有什么关系那?请学生猜一猜。
生:......
1、引导学生说出: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4花色=4个季节(板书)
2、还有什么呢?(教师可以提醒:红、黑= /大王=(太阳) 小王=(月亮))
同时课件出示:红=白天 黑=夜晚 / 红=...... 黑=......发挥学生的自由的想象
3、现在我在出一些数字我们一起来找一下,看看这些数字与我们的立法和扑克之间有什么联系。(出示课题)
365 366 12 52 4 91 13
4、课件出示提示问题:
一年有多少天? 一年有多少个月?
有多少个星期? 有多少个季度?.....
同时出示:扑克牌于数字的对应值。
A=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J=11 Q=12 K=13 大王=1小王=1
5、学生自己尝试练习(寻找扑克与历法之间的关系)
◆1+2+3+4+5+6+7+8+9+10+11+12+13=91
91×4=364+小王=365+大王=366
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
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
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
◆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4花色=4个季节=4个季度
◆1个季度=356÷4≈91天
1+2+3+4+5+6+7+8+9+10+11+12+13=91
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
1个季度=356÷4≈91天
91÷7=13个星期
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又13个星期
在学生自我常识、与教师适当的提醒下,各个小组交流反馈。
各小组进行交流。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不喜欢的。)以及自己的体会。
四、学生的新发现、新的联想。
五、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今天我们有趣的再认识了“扑克”。我们还有很多的事物可以让我们这样有趣的再认识。同学们可以尽情去发现。当你作为一件事物的第一个发现者的时候,你就和“哥伦布”一样的伟大了!!!
课题七 趣味数字
一、故事《棒棒过生日》。
以故事内容激起学生对数的兴趣,教学生认识1到10,让学生学会点数,即一一对应的识数方法。
二、游戏及练习。
1、正确认读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指导学生背诵式记数(1~10)。
2、能从周围生活中发现多种有趣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人们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3、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观察、思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反映故事内容的图片。
2、5组电话号码及5个不同动物的家。
3、学生练习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故事《棒棒过生日》,引出1~10的数字。
2、说数字歌,找数字。(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高。)
3、做拍手歌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孔雀穿花衣;你拍二我拍二,两只小鸭上河沿;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大雁飞上天;你拍四我拍四,四只熊猫吃竹子;你拍五我拍五,五只小猫抓老鼠;你拍六我拍六,六只小猴打悠悠;你拍七我拍七,七朵红花真美丽;你拍八我拍八,八只青蛙叫呱呱;你拍九我拍九,九只公鸡齐步走;你拍十我拍十,十只蜻蜓把蚊吃。)
4、用打电话的方式引出不同数字的排列方式。
5、说说在哪里发现过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
6、学生练习。
课题八 空间方位练习
一、故事《捉迷藏》。
1、通过老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对空间方位的认识。
2、学生观察图片,能正确使用表示方位概念的词。
二、游戏及练习。
通过游戏及操作练习,让学生感受上、下、里、外的空间方位,培养学生的方位知觉及注意力。
活动准备:
1、《捉迷藏》故事的图片。
2、“什么变了”贴绒教具。
3、图片若干。
4、学生练习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1、看图讲述。
2、“什么变了”。先让学生看一看家中物品的位置,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迅速变换物品位置,再让学生睁开眼睛看一看,说一说“什么变了,原来在哪里,现在在哪里”。
,四年级数学(上册)趣味数学tag: 数学 ,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