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想自己摆弄摆弄量角器吗?那就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在你的小组里指一指、说一说,量角器上有什么?
学生小组活动,师展示教具大量角器,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四、 深入实践 升华思想
师:有了量角器,同学们读角就非常方便了,一齐读几个角。看屏幕!
生:70°,这个角是70°。
师:这个角呢?
生:120°。
师:这两个角应该从哪里读起呀!(师生做手势)
生:读内圈刻度。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读内圈刻度?
生:我看这两个角的一条边与内圈0刻度线重合,所以要读内圈刻度。
师:看这个角,几度?(张口方向变了)
生:45°。
师:还读内圈刻度吗?
生:不读,应该读外圈刻度,因为这个角的一条边与外圈0刻度线重合了。
师小结
师:(屏幕出示)你能读这个角吗?
生:(摇头)读不出来。
师:为什么?告诉我。
生:角的顶点没有与中心点对齐,这个量角器摆的不对。
师:那么用量角器应该怎么样来量角呢?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和小组的同学商量商量,开始!
学生讨论
师:好了,谁来告诉我,怎么办?
生:顶点和顶点对齐。
师:老师帮你把它记录下来(板书:点重合),也就是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拖动鼠标使其点重合)
师:还要怎么办?
生:角的一条边要和0刻度线重合。
师:我们可以简单地说边重合。(板书:边重合)(拖动使其边重合)
师:看,现在能读了吗?
生:可以了,我们只要看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对着的刻度是几,然后把它读出来。
生:这个角读内圈刻度,60°!
师:最后一步,如果我们也用三个字来概括,怎么说?
生:读刻度。
师:很好,真厉害。(板书:读刻度)会量角了吗?想不想亲自动手来量几个角?请同学们打开书第37页,来量一量下面的∠1和∠2。
师指导量法,生交流量法,反馈。
师:看屏幕,∠1和∠2请你估计估计这两个角的大小一样吗?
生:一样。
师:都认为大小一样,那到底是不是一样大呢?怎么办?
生:用量角器量。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8页,要求同学们用量角器量出下面的两组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开始。
学生活动
师:量出来了吗?有什么发现。请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
学生讨论
师:好了,交流一下,请坐正!
生:第一组两个角都是30°。
生:都是30°,但它们所画的边的长短不一样。
生: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能不能深入地说一说,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生:角的两条边都是射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再延长,角的大小还是不变。
师:看第二组的三个角。
生:60°、90°、130°。
生:角的度数越大,角的张口越大。
生: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
生: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师:精彩的发现,我们看电脑演示。
师:可见,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我们就能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五、 归纳体系 整理结构
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又学习了角的什么知识呀?
生: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来量。
师:对!我们共同经历了量角器的制作过程,我们可以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师: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认识了量角器,角的单位,怎样量角,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不明白的或者你还想了解什么?
生:……
师:老师这儿有两块不一样的三角板,请同学们量一量每块三角板的三个角的大小,然后分别把三个角加起来,看一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有兴趣的同学回去后琢磨琢磨,好吗?
师:可以下课了吗?下课!
tag: 课堂 ,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