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品读自己喜欢的语句。适时抓住“那么……那么……”引导学生说话。……那么……,那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想说的句子。
二、交流讨论
1.自由读文,你认为文中的几位小朋友,谁的家乡最美?读书画出相关的语句,诵读理解。
2.组内交流,感悟家乡的美。可以利用搜集的图片资料进行说明。
三、欣赏(交流体验,感情朗读。)
(一)学习第四段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我们就是生活在平原,指名介绍我们这里自己认为美的地方。
师指导朗读:他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谁能和他挑战。
师:他的家乡还有哪里美了?(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
师:颜色真美呀!谁能美美的读一读。一个个都读的这么好,我们来个男女声比赛怎么样?请大家拿好书,把这段读一读,男生先来,女生有信心赢过他吗?
师:读的这么好,说话也肯定讲的好。(课件出示)
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
——那么——,那么——。
(二)学习第五段
1、看哪,这些又绿又密的草把谁吸引过来了?(羊)读句子: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还会有谁?牦牛在草原上走来走去。马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
2、青青呢?青青正在干什么?找到这个句子划上“——”。读句子:一匹骏马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马上走着羊群。学习“匹”。
3、骑在高大的骏马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碧绿的大草原自由自在地奔驰,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现在就让我们骑上骏马,在祖国美丽的草原上走一遭吧。欣赏图片;这是伊犁草原,在新疆;这是呼伦贝尔草原,在内蒙古自治区;这是锡林郭勒草原,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这是位于青海和甘肃的祁连山大草原……
4、大草原美吗?那就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遍这个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指导朗读一定要让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体验,因为只有入情入境,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
让学生讲自己的感受,带着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来读文,在感悟中朗读,真正让学生读出了理解,读出了情感,这样的朗读才算是发自内心的情动而辞发。)
5、解释“一望无际”,并进行说话练习。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过渡语:读得这么投入,你们也想继续和青青骑着马儿,赶着羊群吧。别,赶紧从马上下来吧,跟青青告别。我们还得去一个地方呢,那是谁的家乡?京京在哪?京京啊,是唱着歌儿来迎接我们的。(播放《北京欢迎你》)
(设计意图:这样过渡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能活跃课堂气氛,轻松自然地过渡到下环节的学习。)
1、歌曲中唱的是哪一座城市?(北京)学习“市”。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你还知道我们祖国有哪些城市?(上海、天津、广州、香港……)
2、出示语段,引读第六自然段:这些城市都那么(美),都有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那个正(跑向科技馆的小男孩),就是(京京)。
3、京京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他给大家出了一道题:(播放录音:咱们班的同学们,你们参观了我的家乡,能不能替我当当小导游,介绍一下我的家乡。)
4、说话练习
我的家乡在( ),我画的( )那么( )。( )的街道,( )的楼房,还有一座座( )。那个正( ),就是我。小朋友,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玩。
四、指导背诵
1.看图提示背诵。
2.看文听老师朗诵。
3.倾听同学背诵,回忆印证。
4.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写字指导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指导学生观察,教师强调书写上的注意事项。
(1)针对写字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指导。
占格不当:“顶天立地”、“缩在格中像蚂蚁”。指导写“男、贝”。
比例失调:偏旁部首占的位置太大,影响字体美观。指导写“爱、虾、字”
笔画错误:增减笔画,改变笔画。指导“原”(不要多加一点)、“跑”(“跑”字最后三笔是横折、横、竖弯钩,不是横折钩、竖弯钩)
(2)明确要求描红、临写。
端正姿势,执笔正确;横平竖直,结构匀称;有一定速度。
2.自由练写,教师巡视,组织学生互相评。
六、实践拓展
1.学着课文中的介绍,给你自己画的家乡图旁边写上一段话,要求用上“那么……那么……”来赞美自己的家乡。
2.写好后请你当导游,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评一评,改一改。
板书设计
24 画家乡
涛涛:海边海、船、贝壳
山山:山里山、水、树、蘑菇
平平:平原稻子、棉花、菜地……
青青:草原草、羊群、马
京京:城市街道、楼房、街心公园……
,《画家乡》教案tag: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