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妈妈的账单》-----课堂观察活动研究纪实

《 妈妈的账单》-----课堂观察活动研究纪实

11-07 15:34:22   浏览次数:119  栏目: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 妈妈的账单》-----课堂观察活动研究纪实,
“妈妈看到彼得的账单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对于这个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该作出合适的回应,显然学生是站在一个孩子的立场上来思考的,教师应稍加引导:妈妈首先感到的应该是吃惊,然后会意识到自己忽视了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该片段设计中的亮点是教师能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体会妈妈的付出,但学生对“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的体会还显不够深刻,《母爱无言》的设计有必要,可是效果没有得到充分显现。另外,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处理有些仓促。

片段二:

教师出示两份账单,分别点学生读出内容。

师:看着这两份账单,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钱数不同,彼得的账单里开出的是60芬尼,而妈妈的账单里开出的是0芬尼。

生:彼得为父母做的事情很少,而妈妈为彼得做的很多。

师:妈妈还会为彼得做些什么呢?(出示练习题)

1、每一天,妈妈都会把彼得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的;每一天,妈妈(                )。

2、犯错时,妈妈会耐心地教育彼得,(       )时,妈妈(              

              )。

学生口头反馈练习题。

师:如果请你来衡量妈妈为彼得的付出,你认为应该是多少钱?对比两份账单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

师: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心里会怎么想?课文中用了哪一个词语形容了他的心理?

生:彼得感到很惭愧,很后悔开出这份账单。“羞愧万分”表现出了他的心理。

师:那么这一段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学生自由读后教师再点读。

师:现在看到彼得的举动,你对他会有怎样的评价?

生:他很懂事,知错就该。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点答后师总结全文。

 

诊断:

同样的,对于该片段的教学,教师也意识到了要调动学生日常生活的积累,但有点蜻蜓点水的感觉,学生内心的情感没有得到深度的激发,缺乏升华的过程,没有形成高潮。最后一自然段的处理不错,事情因彼得而起,当然结果彼得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要引导学生体会清楚。如果能再由彼得拓展到“我们”,由彼得的妈妈延伸到天下所有的母亲是不是更在情理之中呢?

片段三:

师出示两份账单,分别由男女生读出内容。然后请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自由讨论:

金额对比:(     )多(  )少;劳动量对比:(    )多

(     )少;时间长短对比:(     )多(     )少。

结论:(     )为(     )彼得付出(   )而回报金额(   )。

     (     )为(     )做事(    )而回报金额(   )。

学生通过讨论完成了练习。

师:你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妈妈为彼得还做了哪些事?

生:洗衣服、叠被子……

师:如果用钱来计算,该付多少报酬呢?

生:我认为应该是无价的。

师:你们认为课文中的妈妈是位怎样的妈妈?

生:无私、慈爱的妈妈。

妈妈的这份账单是怎样的?

生:令人感动的。

师:这是一份爱的账单,彼得看到这份账单,他是怎样做的呢?请你在文中找出来。

生找到后反馈。

师出示课堂练习。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            );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妈妈(             ),又想起了那次自己犯了错,妈妈(               )。

师:想到了这些,彼得最后是怎么做的?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他的心理?

生:他又把钱偷偷地塞到妈妈的口袋里了。

生:“羞愧万分”“怦怦直跳”“小心翼翼”可以表现出他当时的心理。

师:想想看,彼得此时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生:妈妈,我错了。

师:你想对彼得或者妈妈说什么呢?

师出示:我想对彼得说(          )

        我想对彼得的妈妈说(             )。

        我想对自己说(            )。

        我想对自己的妈妈说(               )。

师总结全文后出示诗歌《妈妈的爱》,全体朗读。

 

诊断:

整体上感觉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还是动了不少脑筋的。如:看到两份账单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的问题进行讨论,还有末尾的拓展练习“你想对彼得或者妈妈说些什么呢”,以及全体诗朗诵,可以看出教师的目的性很强,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显得有些生硬,缺少自然流畅的感觉,这与教者本身的情感状态没有融入其中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首轮课堂观察后,我们通过分析比较,针对以上三个片段的亮点及不足,在教学重点部分时做了修改,于是有了第二轮的课堂观察。

 

片段四:(集中诊断后)

师:从同学们的叙述中,我听到你们多次提到这两份账单,也对它充满了兴趣,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出示彼得的账单)

师:我们先来看看彼得的账单,谁来说说他为什么想到开一份这样的账单给妈妈?

生:因为他们是商人家庭,从小看着他的父母给许多人开了很多账单。

生:他经常帮父母做事,所以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

师:我们来看看他的账单上有些什么内容呢?点学生读。

师:妈妈看到这份账单怎么做的?

生:什么都没有说,付了60芬尼的报酬给彼得,同时也给彼得开了一份账单。

师:看到妈妈付的60芬尼,彼得感到?(生回应“如愿以偿”。)

这个词怎么理解?(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实现了愿望)

师:与此同时,彼得还发现了妈妈给他开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又是怎样的呢?点学生读出内容。

师:你发现这两份账单有什么不一样?同桌互相讨论。

生从金钱,时间,所做事情的多少来说明不同。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后问:如果要你把母亲的这份账单列详细点,你还可以加些什么呢?(提示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思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妈妈的账单》-----课堂观察活动研究纪实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