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城西中心小学 顾玉勤
一、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
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的情趣。多年来,“文道结合”已成
为发挥语文学科教育性的一条公认的正确途径。在语文课中怎样才能将“文”与“道”有机地结合
起来,让学生既能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能受到良好道德品质的熏陶呢?由于小学生可塑性
大、模仿能力强,因而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光靠理论性说教是不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是
文艺性课文,其中近百篇是关于领袖、英雄模范、科学家等人物故事,这些故事中的艺术形象深受
儿童喜爱。课堂上,如果教师能把抽象的道德标准具体化,通过文中生动、具体、感人的事例来感
染学生,启发学生明理,引导学生以优秀人物为榜样,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将大有好处。因
此我在《劳动的开端》一课中做了尝试。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复述课文,
了解吴运铎少年时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过早地走上艰难的生活道路的事实;同时,指导学生课
外阅读《把一切献给党》,让学生了解吴运铎的一生,使学生明白少年时代的艰苦劳动为吴运铎的
成长奠定了基础,从而在学生的心灵中树立起吴运铎的高大形象,并以他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养
成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使学
生的道德情操得到了培养。
二、面向全体,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各有特点的学生。教师要熟知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学习特点,
正确对待学生学习中的差异性,真正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允许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
的起点,鼓励学生沿着阶梯尽力向上“攀登”,使不同水平学生都得到发展。
因此在教学《劳动的开端》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根据学生认知的差异
,我设计了阶梯式练习:
1、基础题:课文写了作者几次挑煤的事,其中详写了哪一次,这样详写为了说明什么?
2、弹性题:根据生活实际比较作者与我们的少年生活有什么不同?
3、发展题:以《我也12岁》为题写一篇读后感。这样的练习,考虑到了每个层面学生的实际情
况,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三、创设情境,诱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课堂上创设“问题的情境”,激
发学生深层次的兴趣,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这方面主体意识
,让学生通过内心的体验,体会到“思”之乐,从而转变学习观念。
因此在教学《劳动的开端》一课时,我先创设情境,出示课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观察图
片,说说从图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体会到作者挑煤的艰难,然后再读课文,把学
生带入作者描写的情境中去,这样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教育,让学生经历一次由
感知文字到感受情感的心理变化过程,促使学生自己品出文章的“味”、悟出文章的“情”来。
,《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tag: 教学反思 , 北师大版第十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十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北师大版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第十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