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第二课时教案
设计者:本校六年级语文教研组&梅花三弄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军阵和造型。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赞美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秦始皇兵马俑》。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兵马俑博物馆,去检阅这支蓄势待发两千
多年的秦国大军吧!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哪个自然段在具体介绍这幅图。(一号坑全景图)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哪个词语概括介绍了兵马俑军阵的特点?板书:军阵 威武雄壮
2、军阵威武雄壮在哪儿呢?你能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兵马俑这一特点。
3、交流——板书:精锐
指导朗读第2句(点名读,齐读)
精锐的前锋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你还能从些句子中感受到军阵的威武雄壮?
交流——(板书:庞大)
在你眼里,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出示一号坑全景图)
(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
是一支气势磅礴的队伍。
是一支有排山倒海气势的队伍。
千军万马)
(板书:庞大)
师:课文还写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哪一个部分?
交流——(板书:布局精妙)
好一个威武雄壮的军阵。秦始皇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布局精妙。这是一个简单的模拟图,能看懂吗?
谁为大家介绍一下的?课件:军阵布阵图.你发现两侧和最后有什么不同之处么?(面朝外)
有没有研究过为什么这么排列吗?(板书:布局精妙)
(研究过的。前锋是最善于打战的,前锋首先打乱敌人的阵脚后主力部队一起冲上,在这时,侧翼和后卫面
朝外,防止敌人截击和包抄。
师:真像个小小的军事家)。
我们的古人在布阵时,考虑得多么周到啊!让我们带着惊叹之情再来读读这威武雄壮、布局精妙的军阵。(
齐读第三段)
师:那一行行,一列列的金戈铁马,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秦朝当年兵强马壮,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壮观场面
, 让我们再次来到战马嘶鸣、战鼓雷动的古战场,感受一下这威武雄壮的战斗气氛。
视频
三、引入第四自然段:
刚才我们是从整体来看兵马俑的布阵,现在,让我们下到坑内去近距离观看兵马俑的造型,神态。(课件出
示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师读)所以我们从他们的外表、动作、神态就可以分出他们不同的身份、兵种。课文
也向我们介绍了三种兵马俑,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说说你对哪一种兵马俑最感兴趣?
解读:老战士 (生有感情地朗读)
听了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你对这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充满了崇敬这情。让我们一起带着崇敬之情来读这一句
。
(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第二句话)
解读:“新兵”
(我喜欢的是新兵,他一脸稚气,感觉很活泼、可爱。)
解读:战马
(我喜欢战马,他们一匹匹膘肥体壮,竖耳瞪眼,我仿佛看到他们只要一拉缰绳,就会在战场上奔驰)。
说到马俑,我想起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来参观时曾摸着马俑说:“我真担心他会不会踢我一脚!”多么栩栩如
生的兵马俑啊。这就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巨大魅力呀!
四、仿写练习:
秦始皇兵马俑都是仿照真人、真马捏制而成,(课件)选择感兴趣的一尊或几尊,仔细观察他们的面容、神
态,头饰,猜一猜他们的年龄、地位、出征时的心理活动,把你想到的写下来。(课件:三个俑头)。
学生写作,交流
是呀,在这儿,兵马俑千人千面,无一雷同,面对这样兵马俑,人们无不为他那恢弘的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
艺所折服。
五、深化拓展:
师:伫立于秦俑坑前,仿佛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秦军大营,告诉我,你感受到了什么?(视频)
学生交流
这个浩浩荡荡的地下军阵,沉睡了两千多年,今天我们站在秦俑坑前,犹如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军营。齐
读第五自然段,
六、学习第五段:
至今为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已接待游客5000多万人次,在这些参观者中还有100多个国家的元首。
(大屏幕出示: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赞叹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现在秦俑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
”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学生齐读)
师:今天,世界第八大奇迹已成为秦始皇兵马俑的代名词,让我们自豪地呼唤(大屏幕出示:秦始皇兵马俑
--世界第八大奇迹!)
师:让我们再激动地呼唤--
结课
,《秦始皇兵马俑》第二课时教案
tag: 秦始皇 兵马俑 , 北师大版十二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十二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北师大版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十二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