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年级学生在古典诗文中展翅翱翔《春晓》课堂教学后记
扶绥县实验学校 陈冬云
古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奇葩瑰宝,作为华夏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教好这些优秀的诗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诗多数是绝句、律诗,它们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发人深思,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儿童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文,既可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语文素养,又可以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提高综合素质。
古诗《春晓》是众所熟识的名诗。这首古诗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初读这首小诗似觉平淡无味,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意境悠远。
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他从听觉角度着笔,写出了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再加上“处处”二字,鸟叫声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感觉满眼春色无限,让人有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虽然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透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根据教研组的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开展的课题研究——“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双文素养”这一活动,选择古诗《春晓》上了一节语文研讨课,课后我体会颇多。
1、让学生在富有诗意的教学语言中放飞想象
有人说,语文的最高境界是诗意。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见识的黄金阶段,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和想法。我觉得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要能充分挖掘出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他们就会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古诗短短的几行字,里面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诗人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学生一定会有许多好奇!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此诗之前已经能把古诗背诵下来。课堂上要做的应该就是让学生去品味诗意,去感受诗情,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文的兴趣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在本节课中,我采用精炼而富有诗性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如师:春天的早晨,鸟语花香,风雨过后,落花满地。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那是怎样一幅景象?(学生想象)师:(旁白)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你躺在暖暖的被窝里,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只听到窗外到处是鸟儿的叫声,鸟儿多么快乐。可是昨天夜里……(生做陶醉状)师:闭上眼睛的这会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还想到了什么?生:我好象听到小鸟们停在树枝上互相打招呼:“你早!你早!” 生:我仿佛看到春风把花瓣儿撒在小河上。生:我真想变成一片花瓣儿,向小船儿一样漂向远方。生:我仿佛听到春雨沙沙的下着,看到柳树的枝条上又抽出了一片新绿,桃花的花苞一下子胀大了。师:是啊,这就是春的气息,这就是春的脚步。《春晓》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画面上花红柳绿、流水潺潺,活泼可爱的小鸟停在枝头。让我们再来把这么美的画编成一个故事吧。在学生基本理解了古诗内容以后,让学生想象古诗的画面,编成生动的故事,这时候伴以教师富有诗意的语言引导,学生在脑海感受画面美的同时,享受到语言的美,更重要的是也得到了口语的训练。
2.让学生在“听唱画”中感受诗的语言美
修订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又特别好动,学习注意力易分散,兴趣不稳定。古典诗词的语言凝练优美,领会古诗难以言传的意境,最佳的途径就是反复吟诵。可以有意或拖长腔调或大胆停顿,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在开课前,我先给学生放一首由谷建芬谱曲的古诗新唱歌曲《春晓》,学生们在那欢快优美的韵律、耳熟能详的诗词氛围中,得到了一种美的熏陶,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反复吟诵以后,我又让学生跟着音乐唱,学生很快就忘我的随着音乐唱了起来。当我关上音乐的时候,很多学生觉得意犹未尽。这样的唱诵,便是一种美的享受。接着,我让学生回想一下以前学习的或是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句,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背诵着自己知道的有关春天的诗句,再联想自己眼中的春是什么样的景色。最后,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画一幅春景图,这样的安排,使一节课下来,学生都能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
3、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识字的主动权
人文主义教学观指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 “新课标”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识字量大又枯燥无味.在识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低年级语文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 。众所周知,喜欢玩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而游戏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再加上小学低年级学生活动性大,不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这就决定了突破字形难点的方法必须多样化,可以选择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来记忆字形。所以,教学中,我在板书课题后,便让学生找出和“晓”字长得像的姐妹,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出“浇”、“烧”等字,接着再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字的字形结构和字义的联系,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能记住这些字的音、形、意。在学习“闻”字时,借助里面的“门”字和“耳”字,让学生演一演在门里耳朵贴着门的动作表示“听”的意思,再拓展学生的思维,想想“闻”字在句子“我放学回来一开门就闻到妈妈炒菜的香味”不同意思。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有意思。这些字理解后,诗的内容就大体理解了,他们可以大致讲出诗的意思。
4、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
根据低年级儿童喜读爱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感性材料,结合诗情画意,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诗情画意,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优美。古诗教学的难点便是如何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所以在朗读的时候应该尽量地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带着这种感情去领悟古诗的精华。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因此,我虽然知道学生很多早已会背诵了,但我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如老师范读、学生比赛读、师生表演读等。通过读,学生体会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让低年级学生在古典诗文中展翅翱翔《春晓》课堂教学后记
tag: 教学 课堂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