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杯语文赛课教案(李霞)沉香救母(一)
正学路小学 李霞
教学设计理念:
1. 创设情境,体会情感。
《沉香救母》的故事学生并不陌生,但课文描写比较平面,如果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面描写上,学生的体会则会显得平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情境的创设,力求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情感。
2. 读演结合,以演住读。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我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演中悟,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内化语言文字。
3. 词句训练,注重积累。
低年级的识字量比较多,对字词的巩固、积累相当重要。在阅读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字词训练,帮助学生合理迁移,努力提高说话能力,为习作能力打好基础。
教学设计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一……就……”的句式。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教学设计重、难点:
1. 认识“一……就……”的句式。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过程:
一、 词语导入:
1. 了解词语认读情况。
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hán dōng là yuè shèng xià kù shǔ qǐ zǎo tān hēi
寒 冬 腊 月 盛 夏 酷 暑 起 早 贪 黑
xí wǔ liàn gōng yāo suān bèi téng zēng tiān lì liàng
习 武 练 功 腰 酸 背 疼 增 添 力 量
2.你们知道这些词都是写谁的吗?(板书:沉香)
讲他在做什么呢?(板书:练功)
(低年级识字量比较多,通过词语导入课文,既是学习,又是积累,同时抓住这些词语的共同点切入课文,直奔重点段落,重点突出,脉络清新。)
二、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 让我们把这些词放入文中读一读,感受沉香是怎样练功的?
出示课件:第四自然段
2.各自读,哪些词句让你特别感动?请画一画。
(1)理解: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
(2)“不管……还是……”换成“无论……还是……”,用自己的话练说理解第二句。
(3)指导朗读第二句。
3.沉香这么练不觉得累吗?为什么?
指名答。
4. 出示课件:
(1)你们看,沉香只要一想到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再辛苦也不算什么,瞧,他练得多——(认真、刻苦、用心)啊!(板书:刻苦)
(2)“一……就……”句式练习。
我们也试着用“一……就……”说说话,生活中,你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事物或者憎恨的事物会怎么做呢?
a.爸爸一看到电视上有足球赛,就来了劲。
b.我一看到动画片,就 。
c. 一 ,就 。
(我设计抓重点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理解,结合句子帮助学生认识“一……就……”的句式,通过情景提示,降低了学生的难度,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句式。)
三、学习一、二自然段。
1.沉香刻苦练功的原因是什么呢?(板书:救母)
他为什么要救母呢?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找一找。
出示:
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
理解:向往。
2.这个真实的情况,沉香是怎么知道的?(板书:了解真情)
3.爸爸是在什么情况下告诉他的?(再三追问的情况下)
(1)理解:再三。
再三问
(2)比较
再三追问(看出沉香已经是成天缠着爸爸问、盯着爸爸问)
(3)爸爸一开始面对沉香的发问是什么反应?演一演:
课件:
一天,沉香问爸爸:“我怎么没有妈妈呢?”爸爸叹了一口气,没有回答。
(4)沉香呢?还是成天缠着爸爸、盯着爸爸、追着爸爸不放,爸爸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说出了真情。
我怎么没有妈妈呢?
演一演:沉香追问 我的妈妈在哪里啊?
我的妈妈到底怎么啦?……
课件:爸爸含着眼泪,说出了真情:“ 。”
4.哦,原来,沉香是个 , 的孩子。(课件出示)
5.沉香知道真相后,什么反应?
课件出示:
沉香听了,心里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1)理解:恨不得、马上(思母心切)
(2)沉香为什么难过?什么又使他这么气愤呢?
(3)演一演:“又难过又气愤”是怎样的神情?你会演吗?
(4)指导朗读。
(在这个环节中,我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紧抓比较“再三问”与“再三追问”,怎么问,怎么追问,为什么“难过”,又为什么“气愤”,并通过表情、动作、神态、语言的到位表演内化语言文字,演中悟。)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俗话说得好:知子莫若父。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你能说出沉香的心思是什么吗?
,风华杯语文赛课教案(李霞)沉香救母(一)tag: 语文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