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重点词,悟人物情 《沉香救母》课堂教学后记
《沉香救母》是一个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因为看过动画片《宝莲灯》,孩子们对课文的故事情节很
熟悉。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我认为不是简单地要让学生明白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而是应该抓住课
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沉香内心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心灵。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永恒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
成良好的语感。”教材把《沉香救母》分为(一)(二)两个故事。第一篇主要讲沉香立志救母,拜
师学艺。第二篇主要讲沉香不畏艰险,劈山救母。两篇课文联系密切,前后贯通。“救母心切”是贯
穿在这两篇课文之间的情感线索。不管是沉香在救母之前“习武练功”所受的劳苦还是在寻母途中尝
遍的“千辛万苦”,“救母心切”这一情感始终是他前进的最大动力。在教学《沉香救母》(一)时
,我抓住沉香刻苦练功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沉香为了解救妈妈,是如何刻苦练功的。引导学生联系
生活实际体会“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腰酸背疼”、“一……就……”、 “
终于”、“高强的武艺”等词句,从而感悟沉香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对母亲的一片孝心。在课文(一
)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爸爸。爸爸与沉香的对话以及两人的神情也是值得细细体味的。教学
时,我也抓住关键的词语,如“再三追问”、“含着眼泪”、“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
上”、“默默地攥紧了拳头”等词语体会父亲内心十分痛苦却又无可奈何,小沉香“又难过又气愤”
的心情。父亲和沉香的对话,我还让学生进行了表演朗读,加深学生对人物的情感体验,以便带领学
生更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沉香救母》(二)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一路上吃尽了千辛万苦以及他和母亲相
见时无比激动的心情。从两篇课文内容联系上看,“习武练功“是“救母”的准备过程,“劈山”是
故事的延续和结果。教学一、二自然段,抓住“救母心切”、“奔去”、“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
、“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饿了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捧几口泉水喝喝”、“一个个血泡
”、“一道道血痕”、“一点也不在乎”等词句,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沉香不畏艰险、一往无前
的精神。教学三、四自然段,在联系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沉香的“孝心”以及和“日思夜想”的
妈妈见面时“无比激动”的心情。这里创设了沉香和妈妈相见时的情境,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在“
说”的基础上,让学生演一演,想象母子团聚时的感人情景,体会母子团聚的欣喜和不易。
感情是教学艺术生命中流动的血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把握课文的重点词句,抓住情感线,
努力将学生引入课文中的情境中,从而让他们轻松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
,抓重点词,悟人物情 《沉香救母》课堂教学后记
tag: 教学 课堂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