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射虎》教后记
这是我第三次执教“文包诗”的课文,“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我也一直在探索这种全新的体
裁的最佳教学策略。“文包诗”的教学,自己一直认为应是以诗为主,文诗对照,循文悟诗,相得益彰
。在不断的探索中也摸索出来一些经验,或者说是“文包诗”课文的教学模式吧!
一、以诗引文
1、 背《出塞》导入:这首《出塞》中提到的龙城飞将正是指我们本课中的飞将军李广。(师指黑板
上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师也是赞美李广的
。指名读。
2、学生还没完全理解诗句的意思,读得通顺,但感情处理肯定不够。
师:是呀,要朗读好一首诗或者一篇文章,除了多练习,多琢磨朗读技巧,恐怕首先得深刻地理解它才
行。那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呀,课文中已经告诉我们了。你们能找找这首诗的意思在文章的哪
里吗?(在第2、3两自然段)
师:是的,而且巧的很,这两段合起来正好的一个小故事。
二、会文悟诗
1、说书激趣。
2、精读感悟。
师:你从我的讲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请整理一下,过一会儿我们交流。
抓住重点语句“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
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
拔不出来。”“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猛虎,而是一块巨石!”进行品读,感悟
夜的静谧、李将军的神勇和将士们的惊讶和佩服。
3、练说故事。
三、诗文对照,深化诵读
1、回归诗句,理解诗意:
师:你们不仅读懂了故事,而且说得这样好,我想,现在这首诗也懂了,是吗?那么现在请你们找一找
,第三、四两段分别是对应诗句中的什么句子,如果能从课文中体会到诗句中一些字词的意思,那就更
高明了!
2、反馈。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诗句的理解,相机强化重点词如“白羽”、“平明”“没”等字词的理解。
3、练习诵读
指名读。评,再读。一起读,背。齐背。
四、拓展延伸:
大家知道吗,卢纶可是当时的十大才子之一呢。他写的《塞下曲》一共有六首,分别描写发号施令、射
箭破敌、奏凯庆功等军营生活。我们今天学的是第二首,第三首我们也已经会背了,那就是“夜黑雁飞
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其余四首,我们一起去收集,看谁能最快把它背下来。
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
1、时间调控不够适当。课堂中,对文中语句的品评时间花费多了,导致文诗对照理解的时间少了。
2、教学中,实践活动充分了,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尚要强化。当孩子处于愤悱之际,应充分给予读书时间
,引导其深入思考,不必急于告诉。
3、当孩子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准确时,教师应有敏锐的判断力,及时予于纠正,并捕捉这一生成点,使其
成为课堂的亮点。
,《李广射虎》教后记
tag: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