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玉佩之音,
(要求学生朗读时能够突出“飞”、“直”、“落”三个字。)
3、(课件出示庐山瀑布的录象)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庐山瀑布飞泻直下的壮观景象吧。
4、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5、指导朗读诗句。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评读,配乐诵读等读好第三行诗,读时要求语调稍扬,重点指导朗读“飞流直下”,要求读时语速快速而响亮,给人以水流很快之感。)
6、“三千尺”有多高?假如我们的教学楼一层有4米高,3千尺相当于250层教学楼的高度。在这里,“三千尺”不是准确的数字,主要是形容香炉峰很高,瀑布很长。李白在许多诗中都有意地把数字夸大了,谁能举出例子来?
(相机出示文字,引导学生吟诵:)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
7、再读第三行诗,看看“三千尺”要怎么读,能让人感觉瀑布很长?
(读“三千尺”时语气舒缓,语调稍扬,表现水流很长。)
8、我们在《北京亮起来了》这课中学过“银河“这个词,谁能说说”银河“是什么?
9、课件出示图片,描述“银河”:农历七月,在晴天的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叫“银河”,瀑布看上去跟银河很相似。
10、这银河从天上掉下来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疑”字。大家想一想,李白在哪一首诗中也展开想象,用到“疑”字?
(相机出示文字,引导学生吟诵:)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11、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请同学们一起想象瀑布像银河从天而降的景象,一起读读第四行诗。
( 朗读第四行诗时,要求语调平稳有力,带着神往的表情,“落九天”要读出给人以瀑布很高很长之感。)
[设计意图:①通过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为下面“诵中生情,吟中感悟”奠定基调。②李白的诗词大多采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教学中,教师不出现相关的概念,而是抓住“三千尺”、“疑”字进行拓展,让学生对李白的写作风格有所了解,同时体现了“用教材教”的新理念,培养了学生吟诵古诗,积累古诗的兴趣。]
四、赏读古诗,深悟诗情
1、(以〈高山流水〉的音乐伴奏)自由练读: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当作李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2、(指挂图),现在,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瀑布,哪位李白愿意上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生上台演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玉佩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