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忠诚老师对《老师,您好!》的解读一帖,非常激动:张老师品文析句的功力大长呀!之所以这样说,首先是张老师对课文的关键词句抓得准。课文中的“崇高”和“美好”确实是对表情达意至关重要的两个词语,是突显前后两段中心意思的词。抓住了这两个词,就会使全文的精神一目了然。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画龙妙笔,全在点睛。其次是张老师不但注意了课文表达了什么,而且注意了课文是如何表达的,正如张志功先生所说的那样,张忠诚老师实实在在地在课文中“走了一个来回”。如果还要我饶舌几句,这里有三条建议供张老师参考。
第一、要关注课题,因为课题往往是课文的“眼睛”,透过这个“眼睛”,我们常常能发现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它的中心思想。所以,课题也应是课文的关键词句。这一课的课题看似平常:从字面上看,好像只是一个招呼,一声问候,但实际上,由衷的赞美和崇敬之情皆在“老师,您好”这四个字之中。这很像是上个世纪粉碎了“四人帮”以后,北京的大学生在天安门游行时打出的那条浓缩了成千上万人情感的横幅----“小平,您好!”
第二、要关注每一个段落内在意思的逻辑结构。你看,课文的开头先是用两个对偶的句式,比喻的手法概括写了老师事业的崇高,然后以一个感叹句----“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作小结,随后的课文具体地写了为什么说它“崇高”的具体缘由,最后回复到全课的课题----“老师,您好!”应该说,这种分----总----分----总,前呼后应的认识结构,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完整而严密的感觉。
第三、要在紧紧抓住“崇高”和“美好”这两个要点的同时,关注此二者的内在联系,关注前后两段相似结构形式的反复。仔细地阅读课文,你马上就会发现:课文的前后两段就像两段歌词一般,无论是字数的多少,句式的运用,还是结构形式都高度相似。给人一种回环的美。可以说,这两段的反复,是前铺后展的两段。为什么这样说呢?翻检工具书,就可以知道,“崇高”乃是美学范畴之一。它与“优美”相对。原来是指形体上巨大有力或精神上雄浑伟大,令人惊心动魄的现象。它是崇高感的源泉,人们在观照崇高事物时,总有一种先感到压抑痛苦,而后崇敬奋发、心向神往,从而获得一种矛盾的、激动不已的愉悦。因此,这里先是以“崇高”作“引子”,一方面对全诗的中心意思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后一个中心意思----“美好”做了很好的铺垫。所以,“崇高”乃是“美好”的前因,而后一个“美好”则是前一个“崇高”的余韵和提升。此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另外,这是四年级的一篇课文,按照《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此课的教学还应关注两点:一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这些可能张老师早已考虑到了。
还有一点要说明,以上所说的第二、第三条需要关注的地方是第三学段的要求,对第二学段的教学,只是老师在解读教材时需要把握地方。至于在课堂上如何处置,可以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适当渗透,千万不要强求。一切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嘛。
最后说两条教学建议:正因为这一课的前后两段很像是歌词,所以,可以谱上曲子,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演唱一番,并作为教师节的礼物,献给辛勤哺育自己的老师;又因为此课相对简单,因此,在确保扎扎实实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之余,可适当阅读若干篇与之相关的歌颂老师的文章,以增强和深化学生对这一主题的认识。
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积土、积水,何愁风雨不兴,蛟龙不生呢?我期望着张老师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www.lexue88.com)地址 www.lexue88.com)
本文转载http://blog.cersp.com/86058/700432.asp
,读张忠诚老师解读《老师,您好!》有感
tag: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